济宁学院|毕业证|jpu_高中生受益网

高中生受益网移动版

主页 > 学校资讯 >

济宁学院|毕业证|jpu

济宁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济宁学院前身是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溯源于1951年成立的滕县专区干部文化补习学校,1971年在济宁师范学校和曲阜师范学院附中的基础上建立,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7月,济宁教育学院并入,2000年7月,济宁艺术学校并入。2006年1月,学校迁至曲阜办学。2007年3月,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为现名。2008年11月,曲阜师范学校并入。[1]

0

济宁学院

jining university

济宁学院(jining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曲阜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济宁学院前身是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溯源于1951年成立的滕县专区干部文化补习学校,1971年在济宁师范学校和曲阜师范学院附中的基础上建立,197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1998年7月,济宁教育学院并入,2000年7月,济宁艺术学校并入。2006年1月,学校迁至曲阜办学。2007年3月,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为现名。2008年11月,曲阜师范学校并入。[1]

截至2018年7月,学校占地1613亩,建筑面积52.56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7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762万元;设有20个系(院、部),有45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有教职工1249人,专任教师817人;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0000余人。[2]

创办时间

1951年

属性

省属高等院校

主管部门

山东省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官网

http://www.jnxy.edu.cn

济宁学院。。。济宁地区教师进修学校

1951年3月,山东省滕县第一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成立;5月,滕县专区第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建立。

1953年暑假,滕县第一、二干校合并,校名为滕县专区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隶属于滕县专区文教科领导。9月,滕县专区、湖西专区合并,成立济宁专区,滕县专区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更名为济宁专区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

1961年,济宁专区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更名济宁地区教师进修学校。

1962年,济宁地区教师进修学校并入济宁师范学校。[3][4]

济宁师范学校

济宁学院(5

1952年,滕县专区教师轮训班在济宁市中区县前街建立。

1953年9月,滕县专区、湖西专区合并,成立济宁专区,滕县专区教师轮训班更名为济宁专区教师轮训班。[3]

1954年,济宁专区小学老师轮训班创建。

1955年,在原教师培训班的基础上创建济宁速成师范学校。

1956年,济宁速成师范学校与济宁小学教师轮训班合并,成立济宁专区速成师范学校。

1958年,济宁专区速成师范学校改称济宁师范学校,兼办速师班。

1961年济宁地区教育局下文撤消济宁地区幼儿师范学校(1959年成立),校址、校舍、资产移交济宁师范学校,教职工安排一部分到济宁师范学校。[3]

1970年,曲阜师范学院附中停办,该校教职工迁至济宁,并入济宁师范学校,开始筹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

1983年10月,该校收归市教育局。[5]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暑假,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建立,同年招收中文、数学、理化三个专业的学生。

济宁学院(7

学生进校后即参加了当时的“大炼钢铁”劳动。下半年,济宁专区与菏泽专区合并,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招收的中文、数学、理化三个专业的学生及部分教师并到菏泽师范专科学校,绝大部分教职工安排到嘉祥县委大院处办济宁师范学校。

1960年,济宁专区与菏泽专区分开,暑假期间,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在曲阜县西关原县政府大院处重建。同年招收数学、理化两个专业的学生。

1961年,济宁师范专科学校下马,教职工合并到济宁地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专业的学生转入曲阜师范学院数学系,理化专业的学生就近分别转入曲阜师范学校、济宁师范学校、峄县师范学校。[3]

阜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1957年,曲阜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建立,当年招收初中班。

1958年,学校开始招收高中班。

1960年,学校开始招收五年一贯制的高中班。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止招生。到1969年所有在校的高、初中学生全部毕业离校。[3]

济宁艺术学校

1958年,济宁红专戏校创建。

1959年,济宁红专戏校更名为济宁专区戏曲学校。

1961年,由于适逢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为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济宁专区戏曲学校撤销。

1981年1月,济宁专员公署行文批复同意建立济宁地区艺术学校,济宁恢复了艺术教育。

1984年,济宁地区艺术学校更名为济宁艺术学校。

1993年2月,济宁市杂技团并入济宁艺术学校。[6]

济宁教育学院

1978年2月,济宁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开始筹建。4月,济宁地区革命委员会正式批准成立济宁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0年9月,学院迁入济宁市市中区常青路15号新建校址。

1981年4月,山东省教育厅正式批准济宁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4年2月,学院正式由国家教育部批准备案并更名为济宁教育学院。[7]

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

1905年,山东巡抚杨士骧饬将原兖州府考试东棚改办新式师范,名为曲阜县官立四氏初级完全师范学堂。

1912年,曲阜县官立四氏初级完全师范学堂更名为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学校。

1914年春,学校与岱南道属省立兖州、沂州、曹州、济宁师范合并,改称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生来源不再限于孔孟曾颜四氏。

1918年,曲阜县师范讲习所(1909年创办)并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8]

1919年,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爱国学生掀起“五四”学潮,学校由此摆脱孔府控制。

1926年,中共二师支部正式建立,马守禹为负责人,学校有‘红二师”之称。

1934年,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更名为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学校。

抗战爆发后,学校南迁湖北、四川,不久停办。

校园活动(2

1939年,日伪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学校建立。

1945年底,曲阜第一次解放,日伪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学校停办。

1946年3月,恢复学校,名为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

1947年3月,曲阜被国民党占领,学校撤出,后停办。

1948年6月,曲阜第二次解放;12月,正式恢复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9]

1950年,创建于1949年的鲁中南师范并入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

1958年,由阜与滋阳县合并为曲阜县,滋阳师范并入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1907年,山东滋阳初级师范学堂创建;1930年,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创建;1934年,山东省立第四乡村师范学校更名为山东省立滋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1981年,学校被省教委确定为“山东省重点师范学校”。

2000年7月,兖州师范学校并入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7][4]

济宁学院合并发展

1971年3月,经济宁地革委核心领导小组批准,在济宁师范学校和曲阜师范学院附中的基础上建立济宁地区师范专科学校。

1978年,济宁地区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1998年,济宁教育学院并入济宁师范专科学校。

2000年,济宁师范学校(1970年,济宁县五七师范学校创建;1973年,济宁县五七师范学校先后更名为济宁县师范学校、济宁师范学校)[7]、济宁艺术学校并入济宁师范专科学校。

2006年3月,曲阜新校区全面启用。

2007年3月,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济宁学院。

2008年11月,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并入济宁学院。

2012年10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对学校实行“省市共建、医生为主”的管理体制,成为省属高校。[10]

学校景观

济宁学院办学规模

济宁学院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7月,济宁学院设有20个系(院、部),设置45个本科专业、23个专科专业。[2]

本科专业
所属系(院)专业名称学制
化学与化工系化学4
化学工程与工艺4
应用化学4
安全工程4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4
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
教育系心理学4
小学教育4
学前教育4
经济与管理系行政管理4
经济学4
电子商务及法律4
美术系美术学4
视觉传达设计4
数字媒体艺术4
环境设计4
产品设计4
服装与服饰设计4
生命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工程4
食品科学与工程4
酿酒工程4
生物制药4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4
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4
金融工程4
应用统计学4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
体育系体育教育4
运动康复4
外国语系英语4
文化传播系历史学4
文化产业管理4
酒店管理4
测绘工程4
物理与信息工程系物理学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4
材料科学与工程4
电子信息工程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
音乐系音乐学4
舞蹈学4
舞蹈表演4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4
秘书学4
网络与新媒体4[11]

专科专业
 所属系(院)专业名称学制
化学与化工系应用化工技术3
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应用技术3
计算机网络技术3
教育系心理咨询3
学前教育3
小学教育3
经济与管理系证券与期货3
思想政治教育3
行政管理3
美术系环境艺术设计3
美术教育3
生命科学与工程系食品生物技术3
药品生物技术3
农业生物技术3
数学系数学教育3
体育系体育教育3
外国语系英语教育3
文化传播系旅游管理3
物理与信息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技术3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3
音乐系音乐教育3
中文系语文教育3
文秘3[12]

济宁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7月,济宁学院拥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2]

 “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
 序号名称依托单位负责人
1理论物理学物理与信息工程系刘德胜
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系尹春光[13]

济宁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7月,共有教职工1249人,专任教师817人,教授67人,副教授25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70人;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6人;3个省级教学团队。[2]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郁章玉、刘德胜等[14]

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郁章玉[15]

山东省教学名师:郁章玉、朱松涛、李传银、陈万东、刘鹏、张桂敏[16]

   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带头人入选时间
心理学教学团队李传银2009年
教育学原理教学团队罗家英2011年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团队朱松涛2012年

济宁学院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7月,济宁学院有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精品课程24门、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项目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师教育基地1个、省三星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承担省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14项。[2]

济宁学院

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语文教育、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教育、应用化工技术、化学等

省级精品课程:心理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人体生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无机化学、现代汉语、光学、教育学、解析几何、无机化学、教育心理学、分析化学、化工原理、物理化学、有机化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代数、数学分析、数学教育学、田径、应用数学核心课群、发展心理学等[17]

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18]

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项目专业:学前教育(2014)[19]、数学与应用数学(2015)[20]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与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基于创业小组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惠普合作为例、nsse视角下心理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师范生“实习支教”质量提升机制研究等[21-22]

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7月,“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省级优秀教材奖3项。[23]

学生成绩

“十二五”期间,济宁学院学生在数学建模竞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学科专业及科技文化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34项,获省级奖项274项;有72名学生获得省级优秀学生、36名学生获得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7个班级获得省级先进班集体称号;39名指导教师、117名同学、34支服务队在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表彰。[2]

济宁学院学术研究

济宁学院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7月,济宁学院拥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成立了23个校级优势学科研究所、3个校级研究中心。[2]

  平台类别平台名称
省级重点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
校级优势学科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数学系
理论物理研究所物理与信息工程系
智能电子研究所物理与信息工程系
应用化学研究所物理与信息工程系
特种经济植物开发研究所生命科学与工程系
南四湖湿地生物资源研究所生命科学与工程系
食用菌研究所生命科学与工程系
潜优师开发研究所中文系
水浒文化研究所中文系
区域经济研究所经济与管理系
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系
孔氏家族文化研究所初等教育学院
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系
心理科学研究所教育系
济宁历史文化与名人研究所文化传播系
写作研究所中文系
文化旅游研究所文化传播系
机电与控制工程研究所物理与信息工程系
功能材料研究所化学与化工系
结构化学研究所化学与化工系
食品科学与营养研究所生命科学与工程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科学系
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小学教育研究所第二附属小学
校级研究中心安全工程技术中心化学与化工系
机器人技术与工程研究中心物理与信息工程系
儒学与地域文化研究传播中心中文系[13]

济宁学院科研成果

“十二五”期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2项、省部级78项、市厅级155项,发表论文1462篇,其中核心期刊683篇,sci、ei收录374篇,出版著作99部;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1项、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25项;获授权专利89项。[2]

 2011-2016年济宁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项目类别
硅(锗)烯自旋逻辑门器件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
多元微孔硫属化合物可见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结构调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
新颖多功能硫属化合物微孔材料的设计合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1)
新型sb基zintl相化合物热电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2)
中文词语属性对预视加工影响的眼动和erp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2)
典型电极微环境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氧化机理的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3)
rhic和sps上qgp强子化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3)
手性烯烃光驱动分子马达设计的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4)
具有高双光子吸收截面的卟啉、酞菁类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4)
混合交通环境中出行问题的模型构建及性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4)
基于量子相对熵的量子关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5)
小分子动力学演化量子速度极限的代数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5)
小分子体系纠缠及量子调控的动力学代数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2011)
rhic和sps上夸克组合强子化机制的唯象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2012)
新型电流变液中水分子形态的理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基金项目(2013)
fe3o4/tio2/graphene磁性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任基金项目(2013)
纳米空心多面体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催化性能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2014)
复合介质渗透反应格栅的地下水体修复技术研究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
鸡枞菌采后物流配送保鲜及深加工技术的示范国家星火计划面上项目(2015)
郑玄《诗经》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2)
《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集》语言词典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4)
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践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4)
新型微孔金属卤化物可见光催化剂的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6)
石墨烯封装过渡金属纳米限域催化体系的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016)
铁道游击队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016)[24]

济宁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7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74.8万册,中外文期刊近1339种,中文报纸32种,电子图书90万余种,电子期刊3.75万种,优秀博硕士论文329万余篇,爱思唯尔sciencedirect数据库、ebsco系列数据库、中国知网系列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vipexam网络学习资源数据库、网上报告厅、就业培训数据库等数据库20个;与中国国内外多家高校图书馆建立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关系。[25]

学术期刊

《济宁学院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济宁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收录期刊;文章多次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转载或摘编。主要栏目有人文社会科学主要刊登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学、语言、历史、教育、艺术等学科类别的学术论文、儒学研究、水浒研究、运河文化研究等。[26]

济宁学院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7月,济宁学院已经与密苏里大学、卡迪夫城市大学、蓬图瓦兹大学、平泽大学等中国以外3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13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

截至2018年7月,济宁学院先后有美国、瑞典、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澳门的教育交流访问团来校考察,与俄罗斯哈巴师大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有10余人次先后前往美国、希腊、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交流。[27]

济宁学院文化传统

济宁学院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主题图形以手,书及其围合产生的心形、叶芽等元素构成。

校徽

手、书形象结合直观表现学校传授知识的职能特征,二者围合形成的心形及叶芽、翅膀的形象,其一寓意济宁学院用心培育人才、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学校特色,以及让学生拥有知识、展翅飞翔的期望;其二象征济宁学院充满旺盛的生命活力,向上腾飞发展的美好愿景。[28]

济宁学院精神文化

校歌

《圣地希望》

作词:谢安庆作曲:王付林

来自不同方向,怀着共同向往。在圣人诞生的地方,让梦想在天空飞翔,飞翔。

沐浴圣地儒风,汲取文化营养。在人杰地灵的故乡,让希望在心中成长,成长。

追求至诚品质,塑造至朴形象。向着美好的明天,用信念为人生导航。

弘扬求是精神,放眼求新眼光。让知识之树常青,做撑起大厦的栋梁,栋梁。[29]

校训:博学笃志,择善敦行

博学笃志:源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与《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既要广博地学习,又要有追求的志向。是儒家加强学业修养人格的精髓。

择善:源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别人的长处来学习。敦行:源自《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勉力去做,强调动手的能力、实践的作风和对道德的践行。

校训寓意:博览群书、志存高远、求知若渴、慎思明辨;修身律己、厚德从善、自强不息、乐于奉献。[30]

校风

至诚至朴,求是求新

教风

诲人不倦、敦品励学

学风。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