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理工大学|毕业证|m3g
时间:2019-04-11 18:28 在线客服 办理微信号:11159098
兰州理工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学校前身是1919年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正式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 0 兰州理工大学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兰州理工大学(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兰理工'',坐落于甘肃省会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及“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入选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设有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东南大学对口支援高校。[1-2] 学校前身是1919年的甘肃省立工艺学校;1958年,在组建兰州工学院的基础上,将甘肃交通大学并入,定名为甘肃工业大学;1965年,学校划归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成建制全部迁入,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抽调一批教师来校工作;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2003年,正式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 截至2018年7月,学校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430亩,校舍建筑面积108.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23万册。下设19个学院、1个教学研究部。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授权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6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27075人。专任教师1412人。[3] 创办时间 1919年 属性 省部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甘肃省地方立法研究服务基地 主管部门 甘肃省 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付文韬、郝远、李建华、齐同生、李卫、田学斌、沈建忠、张德邻、洪毅、齐胜、彭致圭等 学校官网 http://www.gsut.edu.cn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工业大学,10月正式命名。 1965年3月,学校划归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同时将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 甘肃工业大学(甘工大)(12 尔基分校(原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的水力机械、化工机械、石油矿场机械和北京机械学院(现西安理工大学)的焊接工艺及设备等专业整建制迁入,并从湖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重点高校抽调一批优秀基础课教师充实到学校师资队伍。 1971年,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在机械制造、铸造、焊接、水力机械、液压传动、化工机械、工业与民用建筑等7个专业共招收学生382名,学制为3年。到1976年,学校共招收了7届学员,计2020名(含工人试点班)。 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国内首批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流体机械及流体动力加工学科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机制、铸造、焊接、热处理、水机、液压、矿机、化机、工企、工民建等10个专业均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8月,学校由机械工业部领导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院校。 2000年,学校开始筹建西校区。 兰州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 2003年4月 兰州理工大学 ,经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 2004年5月,学校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 2008年,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学校。 2010年4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 2012年12月,东南大学对口支援兰州理工大学正式签约,成为甘肃省第二家得到教育部高校对口支援的高校,也是2012年教育部推出对口支援6所高等学校之一,并成为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重点建设高校。 2013年3月,学校设立兰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2013年9月,学校 省局共建 在酒泉市设立新校区,与酒泉市政府共建兰州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同时,兰州理工大学温州研究生分院在浙江成立。[6] 2015年8月,甘肃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签署共建兰州理工大学,成为甘肃省第一所省局共建重点大学。 2016年6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国防科技工业创新大会”和“国防科技创新基地和特色学科座谈会”上对兰州理工大学进行共建授牌;7月数据显示,兰州理工大学工程学学科(engineering)首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行列。[7-8] 2017年省部局共建签字仪式(7 2017年1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3月,学校入选“国家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材料科学学科(materials science)首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7月,甘肃省政府、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签署《关于共建兰州理工大学的意见》,这标志着兰州理工大学继西北师范大学后,成为甘肃省第二所省部共建高校。11月,学校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9-13] 2018年3月,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 兰州理工大学办学条件 兰州理工大学院系专业 截止2017年10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1个教学研究部,设有研究生院、温州研究生分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石油化工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法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新能源学院(酒泉)、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个教学部(体育教学研究部),1所独立学院(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有66个本科专业。[14] 兰州理工大学银杏林(3 专业设置[15]
兰州理工大学师资力量 截止2018年3月,教职工2309人,专任教师1412人,其中高级职称813人,博士生导师111人。有共享院士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柔性引进 “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0人、“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有“全国先进工作者”、 “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1人。有甘肃省领军人才35人、“飞天学者”23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共享):胡文瑞 中国工程院院士(共享):谭建荣、胡文瑞、柴天佑 兰州理工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止2018年3月,学校有2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7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教育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37门省级精品课程,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国防特色学科(2个):舰船动力、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焊接技术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 兰州理工大学(4 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土木工程、自动化。[16]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电气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17]、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18]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技术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设计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等。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电工电子教学团队(张爱华)、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团队(朱彦鹏)。 省级教学团队(5个):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流体机械及流体工程教学团队(杨军虎)、工程材料系列课程教学团队(杨瑞成)、电气与控制工程教学团队(李战明)等。 省级精品课程(37门):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液压元件、通信原理、冶金物理化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数控技术及编程、无机及分析化学、结构优化设计、管理会计学、材料力学性能、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材料科学基础、工程流体力学、数据库原理、化工原理、流体机械原理、过程设备设计、金属学与热处理、结构力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兰州理工大学(15 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电路、物理化学精品课程、cad/cam技术及综合训练、思想道德修养、工程材料、钢结构设计原理、大学物理、机械原理、电工电子、高等数学、工程力学 (系列课程 )、工程制图。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6个):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19] 教学成果 截止2018年3月,学校承担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3项,建设省级精品课程42门,出版教材118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英语竞赛、机械设计竞赛、机器人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43项98人次,省级奖308项636人次。 学校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高校,在2006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获得“优秀”。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被教育部授予“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兰州理工大学学科建设 截止2018年,学校有省级重点学 体育馆 科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点46个: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188个:2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18个工程硕士学位、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会计学硕士(mpacc)和国际商务硕士(mib)专业授权点。[3] 重点学科 省级重点学科(20个):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土木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法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设计学、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化学工程与技术、 机械工程等[20]。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土木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法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设计学、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化学工程与技术、 机械工程等[20]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土木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化学工程与技术、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0] 博士后流动站(5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21] 一级学科博士点(共8个)
二级学科博士点(共46个)[3]
一级学科硕士点(共23个)[3]
二级学科硕士点统计表(共170个)[3]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共18个)[3]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专业(首批)
兰州理工大学合作交流 国内交流 截止2018年3月,学校是 大学生活动中心 甘肃第一所、全国第27所 设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办公室”的地方高校,学校先后与兰州、酒泉、金昌、温州等20余个省内外城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酒钢公司、金川公司、兰州石化公司、兰石集团等200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金川公司联合成立了“镍钴金属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兰州新区产业发展研究院”、“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新能源学院(酒泉)”、“金川研究院”、“兰石研究院”、“白银新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教学机构。 国际交流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等40余所大学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合作关系;学校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招生资格,35个国家的250余名外国留学生来校接受学历教育或短期学习,留学生教育已初具规模。 兰州理工大学学校荣誉 2017年11月,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3] 兰州理工大学学术研究 兰州理工大学科研成果 截止2018年3月,学校承担了包括“973”、“863”在内的 国家重点实验室(3 多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近五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立项169项;sci收录论文在全国高校排名达到147位,ei收录论文在全国高校排名达到71位。 “十二五”期间,学校累计承担各类科技项目1380项,取得科技成果142项,获得包括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的省部级以上奖励33项。科研经费达到4.8亿元。专利申请数量和获得授权专利数量每年位居甘肃高校首位并位居全国高校前60名以内,五年累计申请专利190项,获得授权专利60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 “十二五”期间,全校教师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5252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175篇,三大索引收录论文3392篇。2005年,学校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位进入全国高校100名,ei收录论文数位居全国高校第71位。[24] 兰州理工大学科研机构 截止2018年3月,学校建有国际合作中心1个、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科研基地10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中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7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基地4个、研究院8个、研究所3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9个、“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
兰州理工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2018年3月,兰州理工大学图书馆馆藏各类文 图书馆 献246万余册/件,其中纸质图书222万余册,中外文期刊3500多种,可提供近30种中外文大型数据库,已购置的国外数据库有springer数据库、proquest学位论文数据库、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数据库、asce美国土木工程数据库、acm美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istp国际科技会议录索引、ei compendex工程索引数据库等。已购置的中文数据库有中国知网—cnki, 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库、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知识仓库、自主考试学习系统、网上报告厅、中宏经济网等,已购置的电子图书30多万种。[26] 学术期刊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为自然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兰州理工大学主办。创刊于1975年,国内外公开发行,辟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与动力工程、化工与轻工、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数理科学等栏目。《兰州理工大学学报》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 理工大学报(10 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陆续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数学评论》(mr)、 德国《数学文摘》(zbl)、《中国化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数学文摘》、《中国机械工程文摘》、《机械制造文摘》等国内外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学校学报入选“国家期刊方阵”和“中文核心期刊”,先后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国高校学报优秀质量奖、全国高校优秀学报、甘肃省优秀期刊奖、全国高校优秀学报、甘肃省优秀期刊奖、全国高校自然科学期刊一等奖等荣誉称号。[27] 兰州理工大学文化传统 兰州理工大学学校标识 理工大精神 红柳精神:艰苦奋斗 自强不息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校训 奋 进 求 是 兰州理工大学校园文化 多年来,兰州理工大学共举办举办“红柳大讲堂”、开通“红柳网”、“红柳人物”评选、红柳经典诵读活动、“红柳颂”主题宣传、“红柳骄子”辩论赛、“红柳面对面”访谈类节目、建立“红柳青年”手机报等 校园风景(13 红柳系列校园文化活动600余项,约有10万人次参加其中。学校通过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形成了具有“红柳精神”的系列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展示了全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起到了鼓舞士气、凝聚人心、展示风采和宣传学校的积极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学风建设,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得到提升,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强。 学校在以往成功举办七届“兰州理工大学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基础上,学校举办了以“唱响红柳,营造和谐” 主题的首届“红柳文化节”,自4月初启动,历时两个多月,内容包括“民俗风情进校园”、“书香满园”读书月、宜海艺术讲堂、校园达人秀、书画摄影大赛等18项活动。 学校形成了校、院两级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每年举办的“共青杯”系列学科知识竞赛、“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周”、主持人大赛、读书演讲大赛、“红柳杯”系列体育比赛等六大系列30余个活动类型已在校园活动中形成主导品牌;每年各学院如人文学院的“与法同行”系列活动及“模拟法庭”、经管学院的“经济管理文化节”等十佳主题活动已在校园活动中形成了鲜明特色。[28] 兰州理工大学现任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