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历届毕业证样本
2019-03-19 03:24 人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共建,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具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培养体系,为世界气象组织成员,是一所以大气科学为特色,海洋、信息、环境、管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收藏学校始建于1960年,应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隶属中央(军委)气象局,前身为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的多方共建。1990年承办了世界气象组织第一个国际培训班,设在学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亚太经合组织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为156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5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成为全球培训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硕士点
15(一级学科) 个
博士点
6(一级学科) 个
博士后流动站
1。。校 歌
《同心创辉煌》
专职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2,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6]人
主要院系
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地理与遥感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专职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2,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6]人
主要院系
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地理与遥感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
1 个创立前身
新中国首任气象局长涂长望
1921年,竺可桢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建地学系,设立气象组(专业)。
1930年,国立中央大学设立地理学系气象专业。(备注:1927年,国立东南大学与其他8所公学合并,并易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此后于1928年2月改名为“国立江苏大学”;5月1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作出决议,“国立江苏大学”改称“国立中央大学”)
1944年,设立气象学系。
1949年,国立南京大学设立气象学系。(备注:1949年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肩负使命
1953年9月3日,涂长望局长在病中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讨论、研究依托南京大学气象系筹办水文气象学院问题,并作出建院决定。1954年8月25日,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的竺可桢先生在“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总结”发言中,最先向教育部门呼吁建立水文气象学院。
1956年7月,涂长望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高级技术干部极端缺乏,全国气象业务系统中只有104个大学毕业生,…希望高教部门扩大气象系的招生名额或成立气象学院”。
教育部批准文件
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气象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气象系统急需大量既有较系统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只有创办一所培养高级气象专业人才的高校,才能满足这种迫切的社会需求。
1959年12月8日,中央气象局向国务院提交建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的报告。报告陈述了全国气象系统在职技术干部中大专毕业生数量、目前和未来气象事业发展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现有高校气象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以及为筹建气象高等学校与教育部、江苏省委、南京大学等单位的商讨、沟通过程。
1960年1月12日,教育部正式批复中央气象局“同意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0年1月14日,中央气象局转发教育部同意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的文件,同时江苏省人民委员会也下发了关于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筹建委员会的通知。至此,中央气象局直属、江苏省代管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正式进入筹建阶段。
1960年1月18日,中央气象局给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筹建机构的指示。
1960年1月31日,正式启用由江苏省高教厅颁发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筹建委员会”印信,学院筹建委员会正式对外办公。为便于开展工作,筹委会下设三个组:行政组、基建组、教育组。
教育部和中央气象局联合发文
在南京大学的直接帮助下,1960年7月,天气与动力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和气候学三个专业招收首届新生169人,生源主要来自江苏、浙江、四川和上海,少数来自气象部门的调干学生。1960级学生由南京大学负责前三年的培养,完成公共课、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教学与南京大学气象系学生合班上课,由学院负责教学辅导和学生管理工作。
1963年5月14日,教育部和中央气象局联合发文,同意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改名为南京气象学院。
1963年11月25-27日,南京气象学院首届党员大会召开。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学校各项工作都受到干扰和破坏,正常教学秩序被摧毁,停止招生和上课长达六年之久。[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发展壮大
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南京气象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8年4月,中央气象局下发了学校《关于一九七八-一九八一年基本建设任务书的批复》,对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之后学校的办学规模、专业、基建任务做出了新的安排。
1992年10月,气象院校改革研讨会在学校召开。
国务院文件
1992年10月,气象院校改革研讨会在学院召开,学校被中国气象局批准为全国气象部门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制订了《南京气象学院综合改革方案》,方案包括加强课程建设方案、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暂行规定、各类人员定编切块方案、奖酬金发放办法实施方案等9个配套方案及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1993年,经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批准,正式成立“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承担世界各国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的培训任务。
1999年,北京气象学院并入南京气象学院。
2000年2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1号),决定南京气象学院由原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模式,学校管理体制发生改变。体制划转后,江苏省委省政府及江苏省教育厅领导多次来校视察指导。
2002年3月15日,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该校举办公有民办滨江学院。
2003年4月,在北京成立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气象培训中心北京分部。
2004年5月,升格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1月18日,学校举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揭牌庆典。
2007年,中国气象局、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年,教育部、中国气象局、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年8月29日下午,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等八个单位共建的“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揭牌。
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8]
2014年9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签署协议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7]
2014年12月3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9]
2017年6月,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序列。[10]
2017年9月,入围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4]
2018年2月25日,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国科大签约合作的第一所地方高校。[11]
2018年11月2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办学实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师资队伍
队伍结构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00多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海外院士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青4人、国家千人计划9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四青”人才15人,各类国家级人才工程共50多人,省部级人才工程、教学名师共440多人次,拥有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长江创新团队、江苏双创团队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25个,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达80%、具有一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达53%。[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1张)
中科院院士:石广玉(专职)、王会军(专职)[13]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会士,中科院"百人计划":金双根[14]
双聘院士:国家海洋局陈大可院士[15]
2013年师资队伍结构情况表 | |||||||||||||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 本科及以下 | 硕士 | 博士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
90 | 7.54% | 371 | 31.10% | 732 | 61.36% | ||||||||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 中级及以下职称 | 副高职称 | 正高职称 |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
660 | 55.32% | 346 | 29.00% | 187 | 15.67%[16] |
教师培训
2013年,学校全年对65名新进教师进行了培训,其中49人获得主讲教师资格。学校规定教授、副教授应承担本科教学工作,原则上每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尤其鼓励知名教授担任本科新生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工作。2013年,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不含讲座)达85.0%,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的18.0%。此外,学校还先后聘请了34名兼职教师参与本科生课程教学和实习指导,其中24名直接参与了本科生课程教学,担任了学校部分特色专业课、基础理论课等总计近40门课程的授课教学。为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学校加强评优与奖励,2013年先后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微课、数学基础课等各类教学竞赛,共8人次获奖;开展了校级教学竞赛、教学优秀奖和“十佳教师”的评选,总计139名教师获奖。大力支持教师出国合作科研和进修,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截至2013年,学校教师队伍中具有3个月以上境外培训进修经历的教师447人,占专任教师的37.47%。[1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院系概况
校园风景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文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等19个专业学院,拥有雷丁学院(中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藕舫学院(创新创业)、滨江学院(独立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开办60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工、管、文、 经、法、农、艺八大学科门类。[3]
院系专业 | ||||||||||||||||||||
序号 | 学院名称 | 学科门类 | 专业名称 | 设置年份 | ||||||||||||||||
1 | 大气科学学院 | 理学 | 大气科学 | 1960 | ||||||||||||||||
2 | 应用气象学院 | 理学 | 应用气象学 | 1960 | ||||||||||||||||
3 | 应用气象学院 | 农学 |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004 | ||||||||||||||||
4 | 大气物理学院 | 工学 | 安全工程 | 2005 | ||||||||||||||||
5 | 海洋科学学院 | 理学 | 海洋科学 | 2003 | ||||||||||||||||
6 | 遥感学院 | 理学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1999 | ||||||||||||||||
7 | 遥感学院 | 理学 |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 1999 | ||||||||||||||||
8 | 遥感学院 | 理学 | 地理信息科学 | 2001 | ||||||||||||||||
9 | 遥感学院 | 工学 | 测绘工程 | 2005 | ||||||||||||||||
10 | 遥感学院 | 工学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2003 | ||||||||||||||||
11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理学 | 应用化学 | 2004 | ||||||||||||||||
12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理学 | 生态学 | 2001 | ||||||||||||||||
13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工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2009 | ||||||||||||||||
14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工学 | 环境工程 | 2004 | ||||||||||||||||
15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理学 | 环境科学 | 1999 | ||||||||||||||||
16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工学 | 环境生态工程 | 2012 | ||||||||||||||||
17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经济学 | 经济统计学 | 2012 | ||||||||||||||||
18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理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2002 | ||||||||||||||||
19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理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1978 | ||||||||||||||||
20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理学 | 统计学 | 2001 | ||||||||||||||||
21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理学 | 应用统计学 | 2012 | ||||||||||||||||
22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理学 | 物理学 | 1978 | ||||||||||||||||
23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理学 | 应用物理学 | 2002 | ||||||||||||||||
24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工学 | 材料物理 | 2004 | ||||||||||||||||
25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工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2008 | ||||||||||||||||
26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工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1995 | ||||||||||||||||
27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2002 | ||||||||||||||||
28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工学 | 通信工程 | 2003 | ||||||||||||||||
29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工学 | 信息工程 | 1997 | ||||||||||||||||
30 |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987 | ||||||||||||||||
31 |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工学 | 软件工程 | 2004 | ||||||||||||||||
32 |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工学 | 网络工程 | 2005 | ||||||||||||||||
33 | 信息与控制学院 | 工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2004 | ||||||||||||||||
34 | 信息与控制学院 | 工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2004 | ||||||||||||||||
35 | 信息与控制学院 | 工学 | 自动化 | 2003 | ||||||||||||||||
36 | 信息与控制学院 | 工学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2012 | ||||||||||||||||
37 | 信息与控制学院 | 工学 | 物联网工程 | 2011 | ||||||||||||||||
38 | 经济管理学院 | 经济学 | 金融工程 | 2008 | ||||||||||||||||
39 | 经济管理学院 | 经济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2003 | ||||||||||||||||
40 | 经济管理学院 | 管理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2000 | ||||||||||||||||
41 | 经济管理学院 | 管理学 | 市场营销 | 2003 | ||||||||||||||||
42 | 经济管理学院 | 管理学 | 会计学 | 1997 | ||||||||||||||||
43 | 经济管理学院 | 管理学 | 财务管理 | 2004 | ||||||||||||||||
44 | 经济管理学院 | 管理学 | 人力资源管理 | 2003 | ||||||||||||||||
45 | 经济管理学院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 | 2005 | ||||||||||||||||
46 | 公共管理学院 | 法学 | 法学 | 2003 | ||||||||||||||||
47 | 公共管理学院 | 管理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2003 | ||||||||||||||||
48 | 公共管理学院 | 管理学 | 行政管理 | 1998 | ||||||||||||||||
49 | 语言文化学院 | 文学 | 汉语言文学 | 2000 | ||||||||||||||||
50 | 语言文化学院 | 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2007 | ||||||||||||||||
51 | 语言文化学院 | 文学 | 英语 | 1978 | ||||||||||||||||
52 | 语言文化学院 | 文学 | 日语 | 2002 | ||||||||||||||||
53 | 语言文化学院 | 文学 | 翻译 | 2011 | ||||||||||||||||
54 | 传媒与艺术学院 | 艺术学 | 动画 | 2009 | ||||||||||||||||
55 | 传媒与艺术学院 | 艺术学 | 数字媒体艺术 | 2010 | ||||||||||||||||
56 | 传媒与艺术学院 | 艺术学 | 艺术与科技 | 2014 | ||||||||||||||||
57 | 海洋科学学院 | 理学 | 海洋技术 | 2015[1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3][18]
国家级特色专业: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环境科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8]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大气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18]
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18]
国家级教学团队:大气科学专业课主干程群教学团队(带头人:管兆勇)[18]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教学中心[18]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气科学与气象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南京菲尼克斯电气有限公司[18]
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理科实践教育基地[18]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财务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8]
国家精品课程:天气学、数值天气预报[18]
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气象与生活、大气污染——人类面临的挑战[18]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数值天气预报、天气学原理(原天气学)[18]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共建体制下“大气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18]
培养模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7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长望实验班”的基础上,组建“长望国际班”、“长望基础班”等,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新模式;在大气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等10个专业试点国际化人才培养,开设了大气科学、应用化学等8个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课程实验班项目,与美国、英国等中国中国国外知名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人才。[16]
学校依托“世界气象组织南京区域培训中心”营造国际化交流氛围和平台,通过每年5-6个暑期实验班和每年10个国际培训班的课程训练,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交流能力。[16]
学生获奖
1.学科竞赛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该校学生获得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唯一特等奖(“高教社杯”)、“挑战杯”竞赛全国一等奖、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 cup公开赛全国特等奖等众多奖项。
2013年,该校学生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校12支参赛队伍全部获奖,其中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和江苏省一等奖各1项,江苏省二等奖9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4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
2.创新创业教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设立气象类、理工科类、文管类三大创业教育学科群,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示范课评选。通过举办讲座、报告、沙龙、咨询等方式,丰富创业教育内容。组织多项创业类竞赛,2013年参赛人数近5000人,提升了该校大学生创业能力。[1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科建设
学科概览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该校拥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19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8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
2017年12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学校共12个一级学科参评,大气科学学科获评a+。[19]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大气科学[4]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气象学[20]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大气科学[21]
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1]
“十一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学科: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21]
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大气科学[21]
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大气科学[21]
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天气动力学、大气探测与大气遥感、农业气象学、气候学、海洋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数学、物理学、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地理学、农业资源利用[2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大气科学(一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期)、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一期)、大气科学(二期)、信息与通信工程(二期)、物联网技术与装备(二期)、环境科学与工程(二期)、雾霾监测预警与防控(二期)[22]
一级学科博士点 | ||||||||
序号 | 学科门类 | 学科代码 | 一级学科名称 | 授权时间 | ||||
1 | 理学 | 0701 | 数学 | 第十二批(2018年) | ||||
2 | 0706 | 大气科学 | 第八批(2000年) | |||||
3 | 0712 | 科学技术史 | 第十二批(2018年) | |||||
4 | 工学 | 0810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第十二批(2018年) | ||||
5 | 0830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第十二批(2018年) | |||||
6 | 管理学 | 120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第十二批(2018年) |
注:根据2018年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23]
博士学位授权点 |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
理学(07) | 大气科学(0706) | 070601 气象学 | ||||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 ||||||
0706z1 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 ||||||
0706z2 应用气象学 | ||||||
0706z3 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 | ||||||
0706z4 雷电科学与技术 | ||||||
0706z5 3s集成与气象应用 | ||||||
0706z6 空间天气学 | ||||||
0706z7 海洋气象学 | ||||||
0706z8 气象信息技术 | ||||||
0706z9 环境气象 |
硕士学位授权点 |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批准日期 |
法学(03) |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 | 2011.08 | |
理学(07) | 数学(0701) | 2011.03 | |
地理学(0705) | 2011.03 | ||
大气科学(0706) | 070601 气象学 | ||
070602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 |||
0706z1 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 | |||
0706z2 应用气象学 | |||
0706z3 大气遥感与大气探测 | |||
0706z4 雷电科学与技术 | |||
0706z5 3s集成与气象应用 | |||
0706z6 空间天气学 | |||
0706z7 海洋气象学 | |||
0706z8 气象信息技术 | |||
0706z9 环境气象 | |||
生物学(0710) | 2011.03 (备注:2014年撤销) | ||
系统科学(0711) | 2006.01 | ||
科学技术史(0712) | 2011.03 | ||
生态学(0713) | 2011.08 | ||
工学(08) | 光学工程(0803) | 2011.03 | |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 | 2011.03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 | 2011.03 | ||
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 | 2011.03 | ||
软件工程(0835) | 2011.08 | ||
管理学(12) |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 | 2011.03 | |
工商管理(1202) | 2011.03 |
专业学位授权点 | |||
工程领域代码与名称 | 批准时间 | ||
0852 工程硕士 |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 2010.02 | |
085229 环境工程 | 2010.02 | ||
085210 控制工程 | 2014.05 | ||
0551 翻译 | 2014.05 | ||
1252 公共管理 | 2014.05 | ||
1253 会计 | 2014.05 | ||
1351 艺术 | 2014.05 |
以上表格内容资料来源:[24]
学科排名
据汤森路透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2016年9月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共有地球科学、工程学两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25]
教育部2012年学科评估 | |||||
序号 | 一级学科 | 得分 | 排名 | ||
1 | 大气科学(0706) | 89 | 1 | ||
2 |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 | 66 | 47 | ||
3 |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 | 69 | 44 | ||
4 | 数学(0701) | 66 | 57[2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交流
截止2017年9月,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美国耶鲁大学、威斯康辛大学、夏威夷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雷丁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等15个国家的 48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学校创办了巴哈马“孔子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茉莉花奖学金等招收留学生资格,现有来自111个国家的在校留学生1422余名。学校拥有“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已为153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0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成为全球培训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研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平台
截至2015年5月,学校设有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1个,中国气象局重点实验室2个,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6个,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1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27-28]
2011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
教育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气象云平台及应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
中国气象局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
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气象灾害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
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大数据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动力遥感与声学实验室、江苏省大气污染控制联合实验室
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气象传感网技术工程中心、江苏省环境净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网络监控工程中心、江苏省海洋环境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江苏人才强省建设研究基地[27]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27]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建设点:地球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2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分中心[2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成果
概览
截至2017年9月,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十二五”期间,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2900多项,获授权专利1800余项。2016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1项,科技总经费4.78亿元。学校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有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及江苏省气象传感网技术工程中心等多个工程中心。学校教师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获得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学校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3]
社会科学研究
在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立项结果中,该校获批一般项目11项(包括规划基金项目1项、青年基金项目10项),立项数量列全省第6名、全国第58名,立项名次达近5年来最高水平。同时,获批专项任务项目1项,两类项目合计立项12项。值得一提的是,该校此次原有13个项目入围一般项目立项公示名单,其中2项因申请人本年度同时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于此前获批立项,根据相关规定,不再重复立项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在2015年第三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名单中,该校获批5项。至此,该校2015年度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累计达12项(6月份获批年度项目7项)。[30]
自然科学研究
十二五”期间,该校共获批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9项,其中:重点项目7项,重大研究计划8项(重点支持2项、培育6项),优青2项,面上项目179项,青年基金248项,国际合作交流项目7项,专项基金等项目18项;基金立项数分别于2013年、2015年突破百项。
在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中,该校共有44项获批主持立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合同经费260万元),面上项目23项,青年基金项目19项,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1项,合同经费共计1612.3万元,较2009年获批资助经费增长78.12%,研究范围涉及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及管理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3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7年9月学校图书馆官网信息显示,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16万余册,数据库总量达40种,累计中外电子图书总量为168万种,电子期刊1.9万种,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1596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核心期刊均有系统完整的收藏。同时藏有1951年以来全国和各地区大气科学类、水文气象类的资料和1956年以来的高空、地面历史天气图。[3][32]
学术期刊
《大气科学学报》:在原《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办刊基础上改版,以论著、重大项目研究简报、学术论文、中国国内外大气科学发展动态、综合评述等栏目为主阵地,主要刊登大气科学领域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2013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德国《数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等中国国外数据库,以及知网、万方、维普等中国国内数据库收录。 主要刊登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遥感与测绘技术,机械仪器仪表、电气工程,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与化工,生物学,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数学和物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
《阅江学刊》:主要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观点新、信息新、角度新、资料新、方法新”的理论成果。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阅江论坛、经济观察、制造业研究、气象与人类社会、高等教育评论、三农中国、民国文化研究、审美文化研究、文学艺术研究及专题研究(围绕某个学术主题以某一学科或以不同学科领域相互关联渗透的系列性学术研究为主,如已出版的“人间佛教”、“金融危机与劳动合同法”)等。[3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化传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形象标识
校名
校名
校标
校徽
校标是以象形图形为主体,图形上方是中文校名,中间为一颗旋转的地球,地球左上方为祥云,左下方为学校成立的时间“1960”,图形下方是学校英文名称。[3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精神文化
校训
明德格物,立己达人
“明德格物”语出《礼·大学》。取“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之意。明德,即立德修身;格物,即笃学求是。
“立己达人”语出《论语·雍也》。取中国知识分子“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之意。立己,即自律自强;达人,即尽责尽心。
校训中“明德”突出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格物”强调探究真理的科学精神;“立己”着眼于增强自我修养;“达人”侧重于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四者紧密相连。“明德格物”体现了科研教学的定位高度,“立己达人”体现了和谐发展的丰富内涵。以此作为校训,就是要倡导全体师生员工努力学习、勤勉工作,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务实的求真精神,不断追求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35]
校风
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
校庆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校庆日为每年5月14日。
校歌
《同心创辉煌》 | |||
我们享有同一片蓝天, 我们拥有同一个校园。 这里有共同的青春年华, 这里有共同的师长同窗。 我们拥抱同一轮朝阳, 我们怀有同一个理想。 这里有共同的辛勤汗水, 这里有共同的歌声荡漾。 啊,艰苦朴素,勤奋好学, 明天的栋梁在这里成长。 人生的风帆在这里启航, 希望向未来,同心创辉煌, 同心创辉煌。 我们享有同一片蓝天, 我们拥有同一个校园。 这里有共同的青春年华, 这里有共同的师长同窗。 我们拥抱同一轮朝阳, 我们怀有同一个理想。 这里有共同的辛勤汗水, 这里有共同的歌声荡漾。 啊,人民重托,祖国召唤, 明天的栋梁在这里成长。 人生的风帆在这里启航, 希望向未来,同心创辉煌, 同心创辉煌。[36] | 校歌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领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 ||
姓名 | 职务 | |
管兆勇 | 党委书记 | |
李北群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
王敦宝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
王尧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正校级) | |
邓志良 | 副校长、党委常委 | |
周伟灿 | 副校长、党委常委 | |
江志红 | 副校长(民主党派) | |
戴跃伟 | 副校长、党委常委 | |
闵锦忠 | 副校长、党委常委 | |
胡明保 | 总会计师、党委常委 | |
张永宏 | 副校长、党委常委 | |
韦忠平 | 副校长、党委常委[37-38] | |
刘宣飞 | 副校级领导 |
[3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主要领导
姓 名 | 任职时间 |
罗 漠 | 1961.03-1966.06 |
黄 鹏 | 1966.06-1976.12 |
罗 明 | 1979.03-1982.05 |
张培昌 | 1983.11-1984.11 |
周熙文 | 1984.11-1987.12 |
张培昌 | 1987.12-1992.01 |
朱乾根 | 1992.01-1995.06 |
屠其璞 | 1995.06-2001.08 |
孙照渤 | 2001.08-2004.08 |
刘一平 | 2004.08-2010.07 |
李廉水 | 2010.07-2017.07 |
管兆勇 | 2017.07至今 |
历任行政主要领导
姓 名 | 任职时间 |
罗 漠 | 1961.05-1983.11 |
张培昌 | 1983.11-1987.12 |
朱乾根 | 1987.12-1992.02 |
屠其璞 | 1992.02-1995.06 |
孙照渤 | 1995.06-2006.02 |
李廉水 | 2006.02-2014.05 |
蒋建清 | 2014.05-2017.07 |
李北群 | 2017.07至今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知名校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政界
气象领域
姓名 | 毕业时间 | 毕业专业 | 现工作单位 |
郑国光 | 1981 | 大气探测 | 中国气象局局长 |
许小峰 | 1981 | 天气动力 |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
沈晓农 | 1983 | 农业气象 |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
矫梅燕 于新文 | 1983 1984 | 天气动力 |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
颜宏 | 天气动力 | 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 | |
刘英金 | 1969 | 气象学 | 原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
迟学岐 | 1978 | 总参水文局副局长 | |
潘剑翔 | 1968 | 总参水文局总工程师 | |
张书余 | 天气动力学 | 甘肃省气象局局长 | |
崔讲学 | 1982 | 农业气象系 | 湖北气象局局长 |
姚学祥 | 1983 | 河北气象局局长 | |
史玉光 | 1983 | 新疆气象局局长 | |
杨卫东 | 1983 | 黑龙江气象局局长 | |
黎健 | 1983 | 浙江气象局局长 | |
余勇 | 1983 | 广东气象局局长 | |
秦元明 | 1978 | 大气物理系 | 吉林省气象局局长 |
汤绪 | 1982 | 上海市气象局局长 | |
卞光辉 | 原江苏省气象局局长 | ||
翟武全 | 1984 | 江苏省气象局局长 | |
王建国 | 1988 | 河南省气象局局长 | |
吴岩峻 | 海南省气象局局长 | ||
王银民 | 1982 | 重庆市气象局局长 | |
彭广 | 1985 | 四川省气象局局长 | |
陈晓光 | 1991(硕士) | 青海省气象局局长 | |
丁传群 | 1984 | 宁夏省气象局局长 | |
于波 | 2005(博士) | 安徽省气象局局长 | |
王建捷 | 1982 | 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 | |
邓北胜 | 1984 | 气象系 | 北京市气象局副局长 |
臧建升 | 河北省局副局长 | ||
张守保 | 河北省局副局长 | ||
关福来 | 1996(硕士) | 河北省局副局长 | |
胡永祥 | 山西省局副局长 | ||
刘桂芬 |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 | ||
朱其文 | 1982 | 吉林省气象局副局长 | |
冯磊 | 1995 | 上海气象局副局长 | |
袁招洪 | 1992 | 大气物理系 | 上海气象局副局长 |
张立祥 | 1982 | 辽宁省气象局副局长 | |
潘敖大 | 1986 | 江苏省气象局副局长 | |
濮梅娟 | 2004(博士) | 江苏省气象局副局长 | |
薛根元 | 1982 | 大气物理系 | 浙江省气象局副局长 |
胡雯 | 1988 | 安徽省气象局副局长 | |
陈彪 | 1982 | 福建省气象局副局长 | |
魏应植 | 1982 | 福建省气象局副局长 | |
李集明 | 1990 | 江西省气象局副局长 | |
魏丽 | 1982 | 江西省气象局副局长 | |
沈建国 | 1988(硕士) | 山东省气象局副局长 | |
李春虎 | 2001(硕士) | 山东省气象局副局长 | |
赵国强 | 1986 | 河南省气象局副局长 | |
潘志祥 | 1982 | 湖南省气象局副局长 | |
刘家清 | 1985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局长 | |
汪扩军 | 1985 | 湖南省气象局副局长 | |
毕宝贵 | 1998(硕士) | 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 | |
覃武 | 1982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 | |
徐友光 | 海南省气象局副局长 | ||
顾建峰 | 1987 | 重庆市气象局副局长 | |
李良福 | 重庆市气象局副局长 | ||
马力 | 1982 | 四川省气象局副局长 | |
尼玛丹增 | 1975 | 西藏气象局副局长 | |
旦增顿珠 | 1987 | 西藏气象局副局长 | |
赵一平 | 1984 | 西藏气象局副局长 | |
王莘 | 1982 | 青海省气象局副局长 | |
张国胜 | 1985 | 青海省气象局副局长 | |
孙安平 | 1988 | 青海省气象局副局长 | |
冯建民 | 1983 | 宁夏省气象局副局长 | |
党志成 | 1987 | 宁夏省气象局副局长 | |
张杰 | 1984 | 大气物理系 | 新疆气象局副局长 |
任宜勇 | 1982 | 新疆气象局副局长 | |
李彰俊 | 2005(博士) | 内蒙古气象局副局长 | |
周恒 | 1984 | 大气物理系 | 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副司长 |
何清 | 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 | 中国气象局沙漠气象研究所 | |
李柏 | 1982 | 天气动力 |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 |
刘扬 | 1982 | 天气动力 |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 |
卢乃锰 | 1985 | 大气物理系 |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主任 |
其他领域
朱云来 | 1981 | 大气物理 |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 |
李早航 | 1978 | 中国银行副行长,执行董事 | |
罗宁 | 1982 | 大气物理系 | 贵州省安顺市市长 |
陈川 | 气象系 | 浙江省水利厅厅长 | |
宋英杰 | 1988 | 天气动力 | 中央电视台天气主持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界
中国学者
- 点击 次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