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网

大连民族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2019-04-05 14:20   人气:  

大连民族大学毕业证样本及介绍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学校1984年立项筹建,1993年招生办学,1997年正式建校,2006年实现国家民委、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三方联合共建。大连民族大学(dalian minzu university)位于大连市金州区中心区域,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辽宁省人民政府、大连市人民政府共建,是国家唯一设在东北和沿海开放地区、以工科和应用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由大连理工大学对口支援大连民族大学。[1-2]。学校类型

民族类

属 性

中央部属高校

省部共建大学(2015年)

所属地区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

现任校长

刘玉彬

知名校友

宫岩、高广泽、郭鹏、晏家红、王奥博等。。校园景色

大连民族大学办学条件

大连民族大学师资力量

大连民族大学图片(4张)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305人,其中专任教师858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43.5%,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0.3%,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50%,双师型教师达34.3%。教师中拥有中科院百人计划等优秀人才98人次,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等各种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36人次。[3]

学校教师中有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全国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4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辽宁省教学名师8人,辽宁省教学团队7个,辽宁省专业带头人4人,辽宁省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百层次1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4人、千层次12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0人,辽宁省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大连市优秀专家9人,大连市优秀教师3人,大连市首批领军人才1人、后备人才5人;学校特聘教授11人,学科、学术、教学带头人4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92人。[6]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马林[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张树彪、董斌[8-9]

辽宁省教学团队(名单不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信息处理课群教学团队、电子技术课群教学团队、会计学专业团队[10]

大连民族大学院系概况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经济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设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预科教育学院、国际商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体育教学研究部等18个教学单位,开办本科专业52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3]

  院系专业
  二级学院专业设置
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旅游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工业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车辆工程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和制药工程
外国语学院日语、英语、韩语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
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工学)、产品设计、动画、视觉传达设计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法学、新闻学、汉语国际教育
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际商学院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和国际商务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和通信工程
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物技术
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10]

大连民族大学教学建设

学校200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学校,2007年在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校。[3]

质量工程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2013年数据)。此外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3]

在2012-2014年度辽宁省普通高校专业综合评价中,学校工业设计、网络工程、新闻学专业排名第一。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际商务[3]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日语、生物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11]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优势特色专业:工业设计、网络工程、日语专业[3]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电子电工实验教学中心、土木建筑工程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力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11]

教学经费&仪器设备

2013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1.7万元,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76.30万元,生均778元;2013本科专项教学经费支出406.24万元,同比增长39.76万元,增长率为10.85%;2013年本科实习经费支出785.22万元,较2012年增长363.36万元,增长率为86.13%,生均实习经费479元;2013年本科实验经费支出213.40万元,同比增长21.15万元,增长率为11%,生均本科实验经费130元。

2013年,学校教学科研设备总值31064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894万元,其中,2013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5664万元,增长率为18%。[11]

实习基地

2013年,学校先后与大连保税区汽车产业管委会、奇瑞汽车大连有限公司、江森自控、惠普公司、星玛电梯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了校级实践基地;同时依托二级学院与大连瓦轴集团、大连大开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吉林金塔集团、鞍山钢铁公司、东北制药集团、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大连机车厂、大连柴油机厂、北京昆仑饭店、希尔顿集团、大连瑞士酒店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有实习实践基地212个,其中,见习基地115个,岗位实习基地74个,实训基地23个,可满足50个专业需求。[11]

学生成绩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该校学生每年申报国家专利200余项,平均每年在国际上获得学科竞赛奖励100多人次,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300多人次,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1000多人次。在国际、中国国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大赛等各赛事中均取得过全国最高级别的奖项,其中包括11项德国红点概念奖。20项德国if概念奖(6项德国if概念奖,14项德国if概念奖top300),5项美国idea设计奖(1项金奖、4项finalists)在内的36项国际三大顶级设计奖。[10]

大连民族大学学科建设

学校已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东北石油大学等中国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签署学科共建协议,并与上述单位联合培养了多届研究生。2011年10月,该校被国务院学位办正式列为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同时该校也是国家民委创新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12]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个。[3][12]

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12]

 省部级重点学科
 学科名称建设类别学科门类
生物化工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工学
日语语言文学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文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工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家民委重点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经济学
民族学辽宁省重点学科[10][12]法学

大连民族大学国际交流

校园风景(13张)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已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79所大学、科研机构及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中国国(境)外合作院校开展了“2+2”、“3+1”、交换生以及各种短期出国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项目,已培养38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外国留学生3000余人次。

2013年,学校与英国坎布里亚大学、英国提赛德大学、美国东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美国加利福尼亚浸会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春田分校、美国加州富乐顿州立大学、波兰tischner欧洲大学、波兰热舒夫信息技术大学、土耳其加济安泰普大学、台湾东华大学、荷兰萨克逊应用科学大学、德国不莱梅哈芬应用科学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等14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167名学生以交换生等项目赴国(境)外留学;接收来自16个国家的留学生283人次;派出校级团组5个,106名教师出国(境)学术交流;接待11个国家(地区)来访团组134人次;邀请102名中国国(境)外短期项目专家从事项目合作。[11]

大连民族大学学术研究

大连民族大学研究机构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重点人文研究基地3个,另外设有东北少数民族研究院。[3]

  省部级科研平台
  名称批准单位
生物技术与资源利用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
国家民委生物化工重点实验室国家民委
大连市生物化学工程技术中心大连市科技局
辽宁省省级高校生物工程技术下游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省生物催化与仿生化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财政厅
辽宁省光电薄膜材料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财政厅
辽宁省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科技厅
辽宁省石油与天然气构筑物防灾减灾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发改委
思想政治教育--国家民委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民委
民族学--大连市社科院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大连市社会科学院
大连市民族与宗教研究基地大连市委统战部[13]

大连民族大学建设成果

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2008年至今,学校累计科研经费15649.54万元,年均科研经费3129.91万元,学校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子课题)项目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78项;申请国家专利739项,获得专利授权439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57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1179篇次,出版学术专著102部;除2005年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外,2008年以来,学校86项科研成果获省级以上政府奖励,《中国典型脆弱区—生态交错带特征评估与保护规划研究》获得2011年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从<历史的天空>;看电视剧创作技巧》获得全国首届飞天优秀论文评选理论类三等奖,《土木工程全系统全寿命优化设计理论》获得200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生鲜食品气调包贮藏保鲜机理及工艺装备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获得2011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4]

大连民族大学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学报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创刊于1999年,是国家民委主管、大连民族大学主办的刊登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综合 性学术刊物(双月刊),自然科学开辟了“生物与化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机电与自动化”“土木建筑与设计”“物理与数学”“教学与管理”等栏目;哲学社会科学开辟了“民族学”“和谐社会”“文学”“语言·文化”“经济学”“法学”“教学研究”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时代特点的栏目。不少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转载、摘录或检索。学报已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2003年《大连民族学院学报》荣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7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15]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12月,学校图书馆藏文献总量达到477万册,其中纸质文献达到137万余册,生均纸质图书84册;电子图书86万册,生均电子图书52册;馆藏电子期刊2万种,中外文数据库44个。2013年采购纸质图书12万册,纸质图书增长率为8.8%;新增电子图书13万册,电子图书增长率为17.7%;增订购纸质期刊1399种,2188份。电子资源主要包括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字资源系统、apabi数字资源平台、ebsco、springer link、acs、acm、asce等28个中外文全文数据库及其他数据库。[11]

大连民族大学文化传统

大连民族大学校训

团结 自强 求是 进步

校训

团结——包含着万众一心、群策群力、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含义,起到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凝聚智慧的作用。

自强——出自《周易》,包含着自我勉励、奋发图强、自信自立的含义,寓意永不懈怠,不断超越,开拓新境界。

求是——包含着探究规律、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强调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优良校风的基础。

进步——包含着追求理想、面向未来、向前发展、日新月异的含义,是指不断超越当前,个体和整体均得到发展。[16]

大连民族大学校徽

圆形:寓意在大连民族学院这个团结和谐的民族大

校徽

家庭中,各民族师生同心同德,紧密团结,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共同建设特色鲜明的人民满意的民族大学。

图型:圆形内的图型分别由“大、民、院”的拼音字头“d、m、y”组合而成,寓意大连民族学院的简称。

d——形似一部巨著,寓意大学的崇高和厚重,莘莘学子从中汲取知识、力量和精神,励志修身,提高素质,成为有用之才;

m——形似大海波涛,寓意我校所处的沿海开放地区的地理方位,以及学校应始终葆有的那种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和气度;

y——形似一只海燕,振翅飞翔,寓意各民族师生志存高远,搏击风浪,孜孜以求,教学相长,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和智慧。

颜色:整体为蓝白两种颜色的相互衬托,象征着大海和天空,寓意辽阔和纯真。

中英文字:大连民族大学——中国教育家、书法家启功为学校题写的校名;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是学校英文名称。[16]。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有马桥子和金石滩两个校区,下辖19个教学科研单位,开办本科专业52个;56个民族学生齐聚校园,少数民族学生占60%以上,来自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学生占80%以上;有教职工1305人,其中专任教师858人。[3]校 歌

《民院颂》

[提醒] 除特别声明外,该内容由( 高中生受益网)发布,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  我顶 
  • 点击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