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2年(原版样本)绝对好用uop
2019-04-04 21:12 人气: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收藏。
0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学院成立于2000年,由中文系、文秘教育系组成。有文学研究所、辞书编纂研究所 、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基础教育语文研究中心、周秦汉唐文字研究中心、《史记》研究中心、陈忠实研究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现有在编教职工113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2人, 其中在读博士14人,业已形成以博士为主体的专业教师队伍和合理的学科结构。现有国家中文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下设博士点8个,硕士点11个。
2018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1]
中文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英文名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创办时间
2000年
所属地区
陕西
类 别
公立学校
目录
1学院概况
2学院领导
3学位建设
4科研机构
5专业培养
6院系设置
7专业设置
8师资力量
9对外交流
10教学成果
11师大特色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学院概况
由 高中生受益网 编辑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文科。1949年西安解放后,省立师专并入西北大学,成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科改为国文系。1953年,师范学院迁到长延堡,国文系改称为中国语言文学系(中文系)。1954年,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西安师院与陕西师院合并为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事业有了新的发展。1966年6月后,由于文化大革命,一切瘫痪。1972年,恢复正常教学。1977年后,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完善,高等教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中文系的面貌也焕然一新。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文系在学生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90年代以来,在原有中文学科基础上,又先后增加了文秘教育(1992年)、新闻(1993年新设,2000年与现代教育技术学专业组建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外汉语教学(2000年)三个新专业。2000年,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学院应运而生,从此揭开了中文系崭新的一页。
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 曾在这里工作与任教。著名文学家、创造社元老郑伯奇先生1944年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前身——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国文系主任。著名语言学家高元白先生是中文系主要创始人之一,担任系主任30多年,为中文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故的霍松林、高宪斌、王捷三、贾则复、傅子东、曹冷泉、刁汝钧、周骏章、冯成林、卫俊秀、李玉岐、朱宝昌、黎风、郭子直、高海夫、 赵怀德、王守民、周长鼎、寇效信、刘学林、何世华、刘恒健等先生,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健在的辛介夫、江弘基、马家骏、曹伯庸、傅正乾、阎景翰、 高起学、刘建国、畅广元、党秀臣、迟铎 、焦文彬、孙英杰、张彩藙、习曼君、宁锐、李建平等先生,为文学院的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60年来,许多先生为中文系、文学院的事业默默奉献,高元白、丁淑元、王守民、寇效信、刘建国、马歌东、梁道礼等先生担任过中文系主任 (文学院院长);丁淑元、郭琦、刘振声、王静之、张效友、韩海智、文丕显等先生担任过中文系党总支书记;刁汝钧、冯成林、丁淑元、王守民、刘建国、霍松林、苏成全、张登第、裴让、蒲喜明、郭芹纳、杨淑芳、鱼浦江、曾志华、张学忠、尤西林、梁道礼、李继凯、孙冰红、党怀兴、霍有明、白玉林等先生担任过副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几代人的心血,浇灌成了文学院这棵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学院在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已达1988人;此外,还有来自英国、日本、韩国等地以及中国香港的留学生。今天的陕西师大文学院, 在唐代文学、文字学、音韵学、方言学、训诂学、文艺美学、宗教与文学、文学批评学、人文科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等研究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已经成为西部地区一个重要的教学 、科研与人才培养中心。
2018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遴选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1]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学院领导
由 高中生受益网 编辑
名誉院长:霍松林
名誉院长:霍松林
党委书 记 :孙清潮
院长:张新科
副院长: 赵学清、苏仲乐、柯西钢、樊列武
党委副书记: 李 斐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学位建设
由 高中生受益网 编辑
中国古代文学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先秦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唐宋文学研究、元明清文学研究、古代经典文献与文学研究、古代文学与宗教研究。该学科自设硕士、博士点以来,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许多人已成为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活跃在全国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
汉语言文字学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现已经形成了以上古音、汉语方言、训诂学和周秦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注重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研究特色。
文艺学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有文学理论、文艺美学、中国古代文论、文学批评学四个研究方向。该学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定位,强调基础理论的积累与创新,注重中西文论的交流对话,立足人文学的整体视野。
中国现当代文学199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四个研究方向: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与批评、二十世纪中国重要作家研究、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媒体研究。本学科注重文学史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之关联互动,突出西部文学与文化研究,重视鲁迅及新文学传统研究。
中国古典文献学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四个研究方向:语言文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古代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古典文献理论与实践研究、古典文献辞书编纂与研究。已在儒家经典《十三经辞典》编纂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有当代语言理论、对外汉语教学、语体学等研究方向。本学科发挥自己的优势特点,在世界文化背景下,既关注当代世界语言发展的新特点、新理论,又注重母语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灵活设置研究方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目前有西方文学与中西文学比较、东方文学与中(国)亚(洲)文学比较等研究方向。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观照中国文学、西方文学,并且进行东西方比较研究。既注重理论的综合分析,又注重文本的具体解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现阶段研究方向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比较研究等。在全面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注重西部民族的语言与文学,并且将西部民族文学与整个中国文学、世界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同时,本学科发挥自己的优势,将民俗学的研究与民族文化、文学研究结合起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文艺与文化传播学是在中文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的博士点,2007年教育部备案。有当代文艺与文化传播研究、文学与传媒研究、广播影视与文化传播等研究方向。注重将文化研究与现代传媒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跨语言文化研究是在中文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的博士点,2008年教育部备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英汉语言学(语言理论、语言习得、语篇分析)、英汉词典学(认知词汇语义学、词典文化史、教学词典学)、英美文学(英美文学、中英文学对比研究、文学批评)、文化与翻译(跨文化交际研究、英汉比较研究与翻译、东西方翻译理论)等。针对语言学、词典学、文学、文化和翻译等研究领域的一些前沿课题开展跨语言、跨文化的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科研机构
由 高中生受益网 编辑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4月12日。中心自成立以来,立足陕西,逐步向整个西北辐射; 在对重要方言点进行扎实、深入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打通现状与历史;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珍贵的方言、民俗础上,打通现状与历史;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存珍贵的方言、民俗资料。
经由陕西师范大学批准, 2006年1月陕西师范大学陈忠实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本中心是一个跨院系和跨学科的、从事以陈忠实为代表的陕西作家群体及陕西文学文化生态问题综合研究和咨询的、非盈利性学术研究机构。
陈忠实研究中心
陈忠实研究中心的宗旨是:充分发挥我校科研与教学优势,充分利用我校地处陕西的地缘优势,搭建国内合作、国际交流、信息共享、人才培养的学术平台,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陕西文学及陕西文化研究与教学基地。
陈忠实研究中心的总体目标是:组织协调本校各院、系(所、中心)有关陕西文学和陕西文化的学术研究,以推动陕西文学和陕西文化的学术研究;同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团体以及专家学者建立联系,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举办相关的讲座,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项目,为我校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服务;策划组织相关的文化活动和收集资料的工作,为抢救陕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陕西省建设文化大省做出实际贡献;收集陕西文学发展与研究的相关资料,为陕西文学资料馆的建立做出准备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创办于1987年,隶属于陕西师范大学。创始人霍松林先生,现为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是海内外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霍先生研究领域广泛,在先秦至明清三个方向都招收博士研究生,截止2010年已毕业的博士有50多人,在读的博士生有10人。是全国古代文学领域招收博士生最多的导师。现任所长霍有明教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曾在日本讲学多年,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和唐宋文学。副所长刘锋焘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 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唐宋辽金文学和词学。傅绍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吴言生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和宗教学。以上人员均为在岗的博士生导师。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培养
由 高中生受益网 编辑
汉语言文学教育
本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认真实施国家免费培养师范生的战略计划,力求将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建设成为西部中学语文教育中心、国家免费师范生培养的示范基地,为全国尤其是西北地区培养出大批有志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优秀中学语文教师。[2]
本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基础教育、热爱祖国西部的浓厚情感,注重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授,注重教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免费师范生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打好坚实基础。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能从国家与民族的大局出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择业观,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与学问根底,具有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人生志向。
(2)具有广阔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系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3)能够了解汉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富有开创精神。
(4)能够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
(5)能够熟悉教育法规,能够运用一些前沿性的教育理念,具有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6)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协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7)能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有良好的口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系设置
由 高中生受益网 编辑
陕西师范大学现设有21个学院,2个基础教学部, 63个本科专业;有12 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科学与工程), 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生物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学、哲学、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10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86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另有1 个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点,20 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含工程硕士 8 个领域),国家现有 13个学科门类中该校学位授权点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医学、艺术等 11 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级重点学科4个:历史地理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动物学;省部级重点学科56个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设置
由 高中生受益网 编辑
教育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经济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公共事业管理、哲学、社会学、法学、行政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物理学、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环境科学、旅游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绘画、表演、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对外汉语、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新闻学、教育技术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由 高中生受益网 编辑出版学、历史学、古典文献学、英语、俄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体育教育、运动训练、少数民族预科等。
长期以来,学校以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 “ 三级三类 ” 教学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自 2000 年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6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42 项; 9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40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3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 3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双语示范课程; 11 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 22 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 12 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 2 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5 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从 2006 级本科生开始推行 “ 2+ 2 ” 人才培养新模式,并积极探索教师教育 “ 4+ 2 ” 城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有远见者建立《老子》道德经(本体经学和本体文化教学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师资力量
由 高中生受益网 编辑
学校现有教职工约2800人,专任教师近 1600 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 80%多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达49% 。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00余人,副教授近500人,博士生导师 249 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5 人,"千人计划"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特聘教授共4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6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23人,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 2 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 8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2 人,全国优秀教师 6人,全国、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 共2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 6 人,陕西省“ 三五”人才、“三秦学者”、“百人计划”等人才工程入选者 20 人。学院成立以来积极调整用人政策,聘请了近百名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兼职教授,其中有院士 10 余人。
现任领导
校长:房喻
房喻,1956年9月生,陕西西安人,汉族,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
生导师。1982年元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房喻教授1993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在英国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副校长。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2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和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优秀完成人员,2002年12月起担任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2004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4年6月起任校长。
党委书记:甘晖
甘晖,男,汉族,生于1957年1月,甘肃人,研究员,1977年参加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在兰州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兰州大学校学生会专职秘书长、校团委副书记、数学力学系党总支副书记、校团委书记、人事处处长、研究生处常务副处长、“211工程”办公室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长等职,2001年1月任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2002年10月起兼任兰州大学副校长。2010年12月起任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王 涛张建祥司晓宏
副校长:王 涛(兼)张渭淮赵 彬萧正洪王武海游旭群
纪委书记:张建祥(兼)
校长助理:冯旭东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交流
由 高中生受益网 编辑
学校文化教育基地其主要职责是:起草全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发展规划;为学校领导提供咨询;协调全校外事活动,为院系的教学、科研和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信息服务;负责学校外事接待活动的策划、实施;校际交流计划的统筹管理,包括计划的制定、协议的拟订、交流项目的实施和运转情况的跟踪管理、服务;外国留学生和研究学者的归口管理,包括发展规划的制订、参与招生、外事和教学管理、生活服务;外国专家的聘请、报批、外事和生活管理;国际会议的审核报批;境外办学的联络、审核和报批;教职工因公出国(境)和学生因公出国(境)护照、签证(通行证)的办理,教职员工因私出国(境)校内有关手续的办理;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各项事务。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培养体系完备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10万余人。学校还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近4000余人。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学成果
由 高中生受益网 编辑
长期以来,学校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坚持以“三级三类”教学评估为主体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狠抓教学管理 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2000 年以来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5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27 项,有 6 部教材入选“国家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奖 6 项, 2 部教材入选教育部推荐使用的研究生教学用书, 6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3 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12 个专业被评为省级名牌专业。学校 1999 年被中央文明委首批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校团委 2004 年被团中央授予“红旗团委”光荣称号,学校连续十五 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学校毕业生因其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踏实敬业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多年一次性就业率在 90% 以上,位居全国师范院校前列。学校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显著优势。。“十一五”期间,人文社会科学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472 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类项目 81 项,教育部项目 106 项;有 118 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出版学术著作 432 部,教材 160 部,发表学术论文 4793 篇。
自然科学“十一五”期间共承担省部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 442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60 项; 863 计划项目 4 项, 973 前期专项项目 2 项;出版学术著作 105 部,发表学术论文 6454 篇;有 23 项科技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 116 项科技成果被授予专利权,其中发明专利 112 项,实用新型专利 4 项。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师大特色
由 高中生受益网 编辑
学校从 2006 级本科生开始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理想和通专结合、文理渗透的原则,实施“2+2”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前两年按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大类进行通识教育,后两年进行专业培养。2007年,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个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中部分学生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免费师范生可按照学校规定在师范专业范围内进行二次专业选择,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一年后,可在教育部和学校核定的计划内转入师范专业,并按标准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补助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以外,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形成了大学生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综合素质大赛,英语角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学生马列读书社先后得到几任省委书记的亲自指导。 学校积极探索教师教育“ 4+ 2 ” 城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教育培养优质师资。
学校积极开展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设有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越南、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 60 多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友好与合作交流关系,培养留学生 3000 余人。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全国党建工作 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 培育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教育部[引用日期2018-12-20]
2.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聘才网[引用日期2016-10-21]
3.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意见.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6-10-21]
词条标签:
组织机构,教育部隶属高校(60801),学校
图集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图册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次
由 高中生受益网 编辑次数:29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hbtmpengjin(2018-12-20)
突出贡献榜
hbtmpengjin
1学院概况
2学院领导
3学位建设
4科研机构
5专业培养
6院系设置
7专业设置
8师资力量
9对外交流
10教学成果
11师大特色。。图集。
- 点击 次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