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证|样本
2019-04-11 18:02 人气:浙江中医药大学历届毕业证、样本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浙江中医药大学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投入使用。[2]
0
浙江中医药大学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浙江中医药大学(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是一所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三方共建的高等院校,入选第二批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1-2]
浙江中医药大学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9月,富春校区投入使用。[2]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共有滨文、富春两个校区,占地千亩,总建筑面积逾47万平方米;建有11个二级教学院,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共有教职工(校本部)12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含独立学院);截至2019年4月,开设本科专业34个。[2-3]
创办时间
1959年
属性
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 |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
主管部门
浙江省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官网
http://www.zcmu.edu.cn
浙江中医药大学。。。专业设置
截至2019年4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共建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开设有34个本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等五大学科门类。[2-3]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制 |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中医学 | 五年/八年(本硕连读) |
医学影像学 | 五年 | |
临床医学 | 五年 | |
医学影像技术 | 四年 | |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 | 五年 |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康复医学院 | 针灸推拿学 | 五年 |
康复治疗学 | 四年 | |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 儿科学 | 五年 |
临床医学 | 五年 | |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 预防医学 | 五年 |
浙江中医药大学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 | 五年 |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 中药学 | 四年 |
药学 | 四年 |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四年 | |
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四年 |
助产学 | 四年 | |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 |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 四年 |
医学检验技术 | 四年 |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四年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
医学信息工程 | 四年 | |
浙江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四年 |
医学实验技术 | 四年 | |
生物技术 | 四年 | |
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 英语 | 四年 |
公共事业管理 | 四年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四年[6] |
附属医院
截至2018年1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拥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和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
直属附属医院 |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东方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省新华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 | --------- |
非直属附属医院 |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第三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西溪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衢州中心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中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口腔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富阳中医骨伤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中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同德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绍兴中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舟山中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附属江南医院 |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附属富阳第一医院[2][7] |
浙江中医药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有在职教职工(校本部)120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2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共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2]
浙江中医药大学
据2019年4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专职)、“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名中医”称号获得者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36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6人、浙江省教学名师6人、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4人。[8]
类别 | 名单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 | 李大鹏 |
“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 | 葛琳仪 |
浙江省特级专家 | 范永升 |
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 范永升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 万海同、温成平、杨洁红 |
“全国名中医”称号获得者 | 范永升、王坤根 |
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 范永升、范炳华 |
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方剑乔 |
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范永升、徐珊、吕圭源、万海同、方剑乔、吕宾、童培建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开国银 |
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开国银 |
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 李卓玉、赵华军、宋振远、杨海涛、马永敏、王兴亚 |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 | 吕圭源、万海同、方剑乔、李范珠、温成平、杨洁红 |
浙江省教学名师 | 徐珊、方剑乔、叶新苗、陈华德、范炳华、李范珠 |
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 | 方剑乔、吕宾、童培建、万海同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团队(范永升,2008) |
省级教学团队 |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教学团队(范永升,2008)、针灸学科教学团队(陈华德,2008)、中药学教学团队(张如松,2008)、方剂学教学团队(连建伟,2009)、推拿学科教学团队(范炳华,2009) |
参考资料:[8-9] |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
重点学科
截至2018年1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优势特色学科2个,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类3个、b类6个。截至2018年5月,该校共有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2个,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学科1个,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2][10]
截至2018年1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
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
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类):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b类):护理学、药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技术
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学科:中西医结合
学位点
截至2019年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建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1]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中医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技术、基础医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中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公共管理、公共卫生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11]
浙江中医药大学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浙江省重点专业8个、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5个、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浙江省精品课程25门、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12]
截至2018年1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2]
富春校区时珍广场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12]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精品课程:《金匮要略》、《方剂学》 、《推拿手法学》、《中医伤科学》
浙江省重点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药物制剂、护理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科学、生物工程[12]
浙江省“十三五”优势专业: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临床医学、中药学、护理学[12]
浙江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12]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听力学与仿真耳实验教学中心、听力与言语康复实验教学中心、机能中心、医学信息技术中心、生物与制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术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机构
据2019年4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浙江中医药大学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国家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10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2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1个、浙江省中医药科研重点实验室8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4支,以及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13]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血液病研究基地[1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中医风湿病协同创新中心[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风湿脏痹证治研究室、骨痹研究室、再生障碍性贫血益气养血研究室[14]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中医风湿免疫病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中药治疗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药理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骨关节疾病中医药干预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消化道疾病病理生理研究重点实验室[14]
浙江省公共科技条件平台: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浙江省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15]
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免疫性疾病中医诊治协同创新中心[15]
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14]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中医内科临床创新团队、现代中药制剂及其重点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中西医结合骨关节病研究创新团队、针灸医学科技创新团队[10]
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分子医学研究中心[15]
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成果
据2019年4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十二五”以来,浙江中医药大学共承担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2000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50余项。共有200余项科技成果获得厅局级及以上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44项、厅局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88项,在中国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00余篇,sci收录论文近800篇。[13]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当归提取物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与临床研究(吕圭源,2009)[16]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8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共有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医学网(含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维普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超星电子书、读秀、web of science(scie)、jcr、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数据库(slcc)、incites、esi等几十余种网络数据库,逐步形成了以中医药学为主,医、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藏书体系。[17]
学术期刊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主管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部出版、公开发行的中医药综合类学术期刊,是中国最早创办的中医药高校学报之一。该刊常设论著、基础研究、国医传承、浙派中医、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中药研究、针灸推拿、教学管理、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硕博之窗、本科习作、学术进展等栏目。该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包括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俄罗斯《文摘杂志》、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等13家检索系统收录,曾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等荣誉、第六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18]
《浙江临床医学》是由浙江省教育厅主管,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主办的学术期刊。[19]
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共与美国、英国、捷克等3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90余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先后聘请50余位外国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建立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以色列建立海外中医中心。[2]
据2019年4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浙江中医药大学先后与丽水市、磐安县、甘肃省渭源县、江西省樟树市等地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与浙江省国贸集团、富春控股集团等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13]
浙江中医药大学文化传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校标识
校标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标为圆形,以蓝色为基调。校标外围由中英文
校标
校名环绕。校标中部为国际流行的盾形图案,由“中”字和“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首字母“c、m、u”的变体组成,体现学校属性、特色、理念。中英文校名与盾形图案之间为“远志叶”和“本”字,寓意“求本远志”。“本”字下方为学校创建年份“1953”。[1]
校旗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旗为蓝色的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上下排列的白色校标内芯图案和中英文校名。[1]
校旗
浙江中医药大学精神文化
校训
求本远志
求本,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原意为治病应透过表面现象,抓住并针对疾病内在的本质进行治疗。远志,原为中药名,意为志当存高远,寓锐意创新之义。
求本远志校训具体体现为求实、求真、求是的学风;不畏难、不退缩、不浮躁的作风;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锐意创新的精神。[1][20]
校歌
浙江中医药大学校歌 金宇华作曲,集体作词 巍巍六合,浩浩钱江; 道承岐黄,源远流长; 保俶山下萌芽,庆春门内成长。 守正出新,桃李芬芳; 立德树人,大爱无疆; 钱塘南岸崛起,富春江畔翱翔。 大医精诚,福泽四方, 我们为中华瑰宝发扬光大谱新章! 求本远志,铸就辉煌, 我们为教育梦想傲然绽放添华光![1][20] | 校歌曲谱 |
- 点击 次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