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网

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工装厂2019年毕业证样本及介绍

2020-02-17 22:17   在线客服②: 人气:  

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工装厂毕业证样本图片、{模板}、学位证样本、报到证样本、档案等。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工装厂样本图片由教育部统一印制发放给学校,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河南省中专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洛轴)工装厂,位于河南省成立时间

1965年。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工装厂成长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洛轴工装厂的发展经历了军工时期、军转民品过渡时期和归并洛轴新的发展时期三个主要阶段。

(一)军工时期(1965年2月-1979年12月)

河南省中新机械厂,1965年3月建厂。企业占地面积259013平方米,其中工业占地面积134738平方米,原设计企业定员1410人,1969年扩建后,企业定员2088人。下设1个分厂、9个车间、19个科室;拥有设备336台。定位产品:三六牌五六式7.62mm半自动步枪;原设计年生产能力1.5万丈,1969年扩建后,年生产能力达到2.5万支。

1、中新厂的筹备和建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在二次大战中以失败而告终的帝国主义国家,反共浪潮此起彼伏,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在侵朝战争失利后,又发动了侵越战争,对我国造成严重威胁;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气焰嚣张。为了随时准备抵御来犯之敌,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发出了“三线建设要抓紧”、“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为应付最严重的局面发生,做“真打、早打、大打”的实战准备,中新厂作为河南省地方军工企业,在筹建过程中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由河南省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抽调省军区、省国防工办、省机械厅等单位的领导同志于1964年底开始选择厂址的实地考察工作。本着“保密、隐蔽,实战”的原则,经研究商定,于1965年1月25日报请河南省人委批准,定厂址于临汝县寄料公社。建厂的筹备工作,由国防工业领导小组任命的建厂指挥部负责,正副指挥长分别由省国防工办成员和有关厅委领导及原临汝县领导担任。

中新厂的人员构成以开封市汽轮机厂职工批量调入为基础,以抽调重庆市296厂、345厂人员为技术骨干,其他地市企业人员为补充,调入人员来自省内外25个城市、95个单位。1965年3月8日建厂工程破土动工,7月底土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并与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交替进行,8月底投入试生产,10月下旬拿出了产成品。实现了国防工业领导小组提出的“当年选定厂址、当年建成、当年拿出合格产品”的要求。

在中新厂的筹建和产品试制过程中,省党政军领导十分关心。原副省长邵文杰、原省军区政委何运洪、副司令员赵复兴、杨宗毅、参谋长吴永光等领导同志亲临该厂视察筹建工作。原省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副组长张锡珩多次来厂指导工作,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协调外部关系,调动各方力量为建厂服务。原省经委领导梁居高、计委领导杨德明等深入基层帮助解决所需经费和物资;原省机械工业厅设备成套局局长孔祥岭亲自到外地催调设备;原工业机械厅副厅长姚策、马明凯、张奇伟先后来厂了解情况、调查研究、传达省委指示,作加快施工进度的动员报告。

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有关厅局领导的关怀种鼓舞,激发了中新厂广大职工的革命干劲和工作热情,全厂上下迅速掀起了大干、苦干、实干、巧干的生产高潮,一方面配合省建三公司加快土建工程的施工进度,另一方面抓紧设备安装调试,并为产品试制做好工具、工艺、材料供应的生产技术准备。在产品试制过程中,由于技术装备同原工艺设计尚存在着诸多问题,中新厂及时成立技术革新领导小组,实行工程技术人员、工人技师和工人群众三结合,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活动。从1965年7月到1966年5月,共完成技术攻关项目317项,并修订了原设计工艺,为产品的试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质量保证。1966年6月,中新厂生产的半自动步枪性能基本稳定,经省国防工办报请国家五机部组织技术鉴定小组对该产品的强度、可靠性、精度、互换性及寿命五大性能进行鉴定,认定合格并批准投入批量生产,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通令嘉奖。

2,中新厂的成长与发展

中新厂的成长过程艰苦而坎坷,带有浓重的历史印痕。1966年,中新厂刚刚建成就被无情地卷人了“文化大革命”之中。十年浩劫使党和国家及企业遭受了最为严重的灾难与损失,生产秩序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但是全厂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在动乱的环境中逐渐觉悟起来,同造反起家的抢班夺权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69年根据当时战备形势的需要,省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决定,扩建生产线。中新厂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顶住派性猖撅的重重压力,较好的完成了扩建生产线任务,使年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5000支增 加到25000支。半自动步枪年产量达18055支,是上年度的3.61倍;1971年年产量达21080支,年增长16.8%;1972年年产量25080支,创造了生产新记录。1974年,在所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期间,生产秩序再次遭到破坏,生产水平一度低靡。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生产形势蒸蒸日上,产值产量稳步递增;1979年,创历史最高记录,年产半自动步枪26000支,年产值达650万元,获产值产量双丰收。该年底,应国家形势发展需要,军品停产,中新厂以优异成绩为军工生产时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军品生产转向民品生产的过渡时期(1980年1月-1984年8月)

1980年,军品下马后,中新厂由单一的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当时该厂在民品生产上是一张白纸,省国防工办一方面给予资金支持,一方面要求“找米下锅”,积极开发民品市场,逐步达到自给自足。根据这一指示精神,中新厂领导干部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主动走访民品 。生产企业,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开展民品需求调查,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积极开发民用适销产品。从1980年到1983年,先后开发了75型、250型摩托车配件,压水机、打麦机、玉米脱粒机、锁边器、三六牌气枪、三六牌单管猎枪等十多种产品。其中75型、250型摩托车配件的生产与偃师县(现偃师市)摩托车厂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气枪和单管猎枪也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

1982年1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转国防工办《于调整各省、币、自治区地方军工厂报告》的通知精神,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中新厂由省国防工办所属转交洛阳地区直接管理,由于牵涉一些主要问题没有明确界定,省国防工办仍然在人财物等方面继续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一时期,由于归属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使企业转轨变型的进程受到了影响。1983年,省国防工办等部门领导同志把中新厂的最终归属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经有关领导牵线,同当时的部属企业洛轴的主要领导进行了多次接触。在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关怀下,经多方努力,形成了中新厂并归洛轴的初步意向。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豫政函(1984)90号《关于同意将中新厂移交给洛阳轴承厂的批复》与机械工业部(84)机轴函1217号《关于接收中新机械厂的批复》文件精神,于1984年8月1日召开了洛阳轴承厂工装分厂成立大会,中新厂正式归并洛轴。同年8月9日,省国防工办和洛轴的代表在洛阳市举行了签字仪式。按照交接协议规定,从1984年元月1日起,中新厂的党政群、人财物、产供销统一归并洛轴(详见影印件之一、之二、之三)。顺利地完成了军转民的转轨工作,洛轴工装厂走向了民品生产的新时期。

(三)归并洛轴后新的发展时期

1984年上半年,工装厂己经做了归并洛轴的前期技术准备、产品试制等项工作。工装厂成立以后,洛轴按照其第二轴承工具制造分厂来定位该厂产品,但由于当时开展轴承工具生产的设备能力有限,生产岗位不能满足工装厂人员富余的需求。应工装厂领导的要求,洛轴先后于1984年11月、1986年10月分别组建了小圆锥和短圆柱轴承生产线,可生产两个系列、30个品种规格的轴承产品,轴承年产量125万套,年产值达1800万元;形成了一个轴承和工具生产并举的综合型生产单位。

1998年8月,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工装厂决定组建适销对路的208向心球轴承生产线,得到了洛轴公司的批准,并先后从洛轴内部调来在用和退库设备18台,外购部分配件,1999年4月建成年设计生产能力为40万套的208向心球轴承生产线;2000年3月在圆锥车间改建308向心球轴承生产线一条,改造在用设备11台,年生产能力36万套,增加了适销对路产品,提高了市场的应变能力。

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工装厂政治经济体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军工时期,我国的商品经济处于不发达阶段,国有企业一直实行计划经济,领导体制上实行厂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这种国家统揽统筹、政企不分、党政不分的模式,限制了企业的自主权,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归并洛轴以后,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洛轴工装厂在领导体制、劳动人事制度、工资制度和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

1、领导体制的改革

从军工时期到1984年,企业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使用,一直由上级党委统揽,一般由党委领导提名,组织部门考核,实行无期限任命制。1984年,工装厂归并洛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认真搞好国营工业企业领导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作为部属试点企业的下属单位,工装厂在洛轴的领导下,于1984年10月正式实行厂长负责制。明确地指出了试行厂长负责制的“五变、五不变”的指导思想,较好地解决了长期以来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管理弊端,突出了厂长在行政管理方面全权负责的中心地位。建立了党政工各项会议议程、会议制度和工作制度,理顺了行政和党群部门之间的关系。1988年,实行厂长任期制;1997年实行厂处级及其以下干部男55岁、女50岁长期离岗休息制度。1998年,加大干部制度改革力度,对全厂各级干部实行任期制,能者上,庸者下,加快了干部队伍“四化”进程,从根本上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

2、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从军工时期至1986年,劳动人事制度采用国家统一分配制度,企业定员相对宽松。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形势时进一步发展,1986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发(1986)77号文件,关于劳动制度改革的四个规定,按照这次劳动制度改革的精神,企业于当年在劳动用工上实行劳动合同制。即贯彻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1994年实行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使职工老有所养,解除了职工的产后顾之忧。1995年11月12日,洛轴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根据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于1995年11月30日工装厂同全厂1682名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和岗位合同,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维护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1996年3月,本着强化管理、精简职能的原则,以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为契机,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中心,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和工资制度的综合配套改革。此次改革的内容主要是清岗核资,按照洛轴人事处《关于清岗核资的实施办法》,以1995年末的在册职工人数为依据,平均核减6%,并以此作为1996年初的定员,核定工资总额的基数。

1998年8月,进一步加强劳动人事管理,提出了在册不在岗人员的分流处理意见,根据洛轴公司人[1998]171号文件精神,对全厂职工实行考核上岗,分流下岗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工装厂通过组织机构合并,人员考核分流,使科级机构由原来的31个减少到27个,辅助和服务人员压缩20%,管理人员压缩13.6%,总定员缩减到1336人。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政革,使工装厂职工的文化知识结构得到改善,企业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3、专业技术职称改革

工装厂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定工作是从1983年开始的。当时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体现资历优先,资格的认定以评审为主,采用评聘一致的办法,没有形成激励机制。1991年,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企业首次在经济系列实行以考代评的办法,以后又逐步在会计、统计系列实行以考代评。1998午,工装厂按照洛轴公司人[1998]201号文件精神,对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实行改革,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根据 岗位需要,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通过考 核,实行评聘分开,高职低聘、低职高聘或有职不聘,建立竞争、择优和 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使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逐步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4、工资调整与工资制度改革

1966年初,河南省劳动厅把中新厂作为试点,首次实行工资制度改革,执行新拟工资制度标准(一条龙工资标准)。从1972到1979年按照职工工资高低、工龄长短,先后进行了低工资调整和部分职工工资升级,实际上是一种资历工资晋升。

1983年,根据国发[1983]65号文和劳动人事部劳人薪字[1983]365号文件精神,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有了新的进展,明确提出一是调整工资要体现同企业的经济效益相结合;二是必须认真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具备调整工资的企业,应对职工的劳动态度、技术高低、贡献大小挂钩考核。规定高中级知识分子可增加不超过两个级差以内的工资,体现了对知识分子的倾斜。经考核,对于称职、符级、符岗的给予升级,采取先浮动升级,连续考核两年合格者给予固定,出现重大问题的消浮动工资的办法。此次工资制度改革,体现了向技术倾斜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1984年9月进行了自费工资套改,12月又进行了目标效益浮动升级,提出了对辅助、服务岗位工人实行工资级别封顶。

1985年12月,按照《机械部关于企业工资改革的实施意见》实行工资制度改革。所采取的办法是,先套改,后浮升,考核期满合格后再固定。即先按照工种、职务和现行工资标准分别就近向上套入国家机械工业部规定的工人、干部新拟工资标准,理顺了企业各类人员工资关系。而后按照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繁重劳动与非繁重劳动之间的差别,实行目标效益浮动升级。从1986-1991年每年种浮升一级工资,并分别于次年经考核确定是否固定或下浮。1989年对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另增加一级工资。

1992年,根据国家、省、市的“关于在企业逐步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内部分配制度”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洛轴下发酌《关于推行岗位技能结构工资制为主体的配套改革总体实施方案》,以实行岗位技能结构工资为主线,以五位一体的配套改革为内容,以四要素评价为基础,按劳动贡献确定劳动报酬。职工工资由基本工资、辅助工资再大块六个单元组成。基本工资包括岗位工资、技能工资、连动工资。辅助工资包括工龄工资、效益工资和津贴补贴。使企业的工资制度在科学性、合理性上得到了进了步体现。

按照岗位技能工资“平稳过渡,逐步到位”的总体设计,于1003年、1994年、1996年三次调整岗位工资标准。1994年经考核,对符合条件的职工,按本人原有技能工资标准,向上顺延增加两个级差。1996年,实行新的技能工资标准。经过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职工工资人均年收人由1971年的525元上升到1996年的6238.45元,人均年工资收人增长11.倍。

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工装厂经济责任制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1985年,厂部试行以产值(利润)为中心的内部经济责任制,配合厂长负责制和任期制的实行。结合企业内部实行的目标效益浮动工资,按照“起奖、起薪、浮升、争取"四个台阶进行考核,较好的实现了职工责权利的有机结合。

1987年,推行全员经济承包责任制,以"两包二挂"(包产值产量,包内部利润,职工收入同承包指标挂钩)为主体,实行全员经济承包,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承包伪原则,完善企业内部目标管理体系和经济责任网络体系。1994年,对全员经济承包责任制作了进一步完善,在原来承包模式的基础上,实行质量否决,加大了对质量考核的力度。

1999年,洛轴实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对工装厂实行:三包一挂、两否决”( 包产值、包合同品种完成率、包利润,职工收人同承包经济技术指标挂钩,实行质量否决和成本否决)形成了以利润为核心,突出质量的经济运作机制,促进了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

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工装厂人才开发培训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军工时期,企业技术人员的调配和社会高校毕业生的使用,按照单位需求计划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分配,企业缺乏自主权,人才开发与职工培训工作未列入企业的议事日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工装厂把企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1979年成立了宣传教育科,从当年起到1986年,在洛泪地区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连续举办了两期电大班,培养电大毕业生38名,填补了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缺口,为改善工装厂文化知识结构,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发挥了作用。

1983年以后,工装厂每年选送部分优秀青工报考厂内紧缺专业,到洛轴职工大学脱产学习,毕业后安排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使青年职工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1997年,企业制订了社会普通高校毕业生来厂的优惠政策,对新进厂高校毕业生作如下承诺:一是在三年内保证其工资按百分支百发放;二是取消实习期工资,迸厂享受定级工资待遇;三是按大学生公寓标准配备生活设施等,提高了企业的吸引力。

1984年9月,成立职工教育科,连续六年协盼洛轴职工教育中心,对全厂中级以下技术工人开展了全员培训。1985年,工装厂职工子弟学校开办了职业技术高中,为企业培训了一大批职高专业技术人才。

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工装厂发展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1965年10月,原中新厂组织开办了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综合加工厂,隶属中新广领导。。。。在中新厂的筹建和产品试制过程中,省党政军领导十分关心。原副省长邵文杰、原省军区政委何运洪、副司令员赵复兴、杨宗毅、参谋长吴永光等领导同志亲临该厂视察筹建工作。原省委国防工业领导小组副组长张锡珩多次来厂指导工作,组织召开各种会议,协调外部关系,调动各方力量为建厂服务。原省经委领导梁居高、计委领导杨德明等深入基层帮助解决所需经费和物资;原省机械工业厅设备成套局局长孔祥岭亲自到外地催调设备;原工业机械厅副厅长姚策、马明凯、张奇伟先后来厂了解情况、调查研究、传达省委指示,作加快施工进度的动员报告。

[提醒]除特别声明外,该内容由( 高中生受益网)发布,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 我顶
  • 点击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