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网

衡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19年样本(模板)

2020-09-22 20:04   在线客服②: 人气:  

衡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样本图片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湖南省中专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需查看大学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能让您有所收获。院校简介:衡山类 别

公立学校。衡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宗旨

编辑

传承湖湘文化,造就衡岳英才

衡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训

编辑

团结、严谨、求实、创新

衡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史

编辑

湖南私立南华中学(1922—1950)

湖南私立南华中学创建于1922年(民国十一年)。校址在长沙经武门外,由在长沙工作的衡阳南路优级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倡议,筹集捐款而兴办起来的(优级师范相当于现在的专科师范,中路在长沙,西路在常德,南路在衡阳)。为首的是留日归国的周子贤、蔡庆萱等人。他们深感当时政府腐败,列强入侵,大有亡国的危险,一股教育救国的热情,激发他们为挽救中华而培育英才的使命感,学校有“取南路精华”之意,故定校名为湖南私立南华学校,周子贤(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任校董事会董事长,蔡庆萱任校长,学校设有高中、初中班,兼招男女学生。大革命时期由于在校师生员工革命势力日趋壮大,革命活动积极,遭到国民党的镇压。

1927年,学校被迫解散停办。

1928年(民国十七年)学校校名才获得恢复。

1929年奉令学校男女分校,南华中学专招女生,改名为湖南私立南华女子初级中学,周子贤任校长。抗日战争期间,日机向长沙狂轰滥炸,该校于1938年迁至衡山白果大祈岭,租湖革祠和揆公祠办学,恢复湖南私立南华中学校名,招收高、初中男女学生。

1944年,南华中学因日寇入侵衡山沦陷而停课。

抗战胜利后,1946年卖出在长沙的校舍,在南岳集贤峰下易家湾购地50余亩,新建校舍。

1947年,学校从白果搬至南岳,面向全省招生,高初中男女生兼招。

1948年,周示行任校长,主持校务工作,周子贤任名誉校长。

南岳中学(1951—1952)

1951年“五四中学”(“五四中学”系国民党54军军长霍揆彰为教育培养其部属子弟而设立的,校址在南岳华严湖畔,陈友柏任校长),并入南华中学,接管公办,学校更名为南岳区中学,南岳特区政府区长王建中兼校长,学校悬挂“自强不息”四字,作为师生的座右铭。学校教学设备较为齐全,有教职员工27人,学生378人。当时正值抗美援朝期间,大批学生干部参军参干,学校为保卫祖国建设输送了一大批人才。

衡山县第三初级中学(1952—1972)

1952年南岳特区被撤销,划归衡山管辖,校名改为第三初级中学,停办高中,开办了师范班和会计班,由邓轩宇任校长,教职员工52人,师训一班学生46人,初中第二至十一班学生325人,培育了一批当时社会急需的人才。

1953年李峰任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国教育工会湖南省衡山县第三初级中学基层委员会成立,主席黄务滋。这年在全县初中毕业统一考试中,该校成绩位居首位。

1957年暑假,学校由大鸣大放转入反右派斗争,揪出五位老师。

1958年开除了3名右派分子出校,留2人在校监督劳动改造。同年10月,停课大搞劳动40天,大炼钢铁。同月,开展“大破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教育革命”运动,按鸣放积极和不积极定为“乘火箭”与“坐土车”以鞭策教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出现“争朝夕”、“鏖战急”分部,红卫兵组织革命师生去北京串联,停课闹革命,写大字报,批判资产阶级思想。

1967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发布《关于大中小学复课闹革命的通知》,部分学生返校,恢复上课。

1969年,学校迁到贺家公社花石大队毛家湾,招收高中班,由学生主任李旺才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

1970年,县委宣传部主办干事康国本奉令主持学校全面工作,春季招生每年招收两个班,学校改名为衡山第三中学。

省立十二中(1942—1952)

1942年5月湖南省教育厅厅长朱治农呈请省府主席薛岳,建议于南岳增设省立第十二中学。同年6月湖南省议会通过省政府主席薛岳增设省立第十二中学的提案,并拨款30万元为开办费,8月,委任张德培为省立十二中学校长。张德培在南岳周家凹租借周家祠为省立十二中学临时校址。

9月,省立十二中招高中新生44人,初中新生47人。10月1日省立十二中开学,实行春秋季招生,20日,省立十二中得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核准备案。

1943年国师附中第一届高三毕业39人,在湖南省高中毕业会考中名列第一,考入大学者35人,升学率93%。同年8月省立十二中奉令迁南岳大庙东廊。

1944年日寇侵湘,衡山沦陷期间,十二中学辗转东安武岗、城步、沅陵,租借沅陵商学院校舍作临时校舍,招生复课。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南岳。

1946年,附中16名学生获国际奖学金。省立十二中高中班毕业生27名,有10人考入大学,升学率为42%。同年8月,省立十二中迁入衡山县城两路口,以原卫生院(系国民党收容伤兵所)及苗圃旧址为校舍。

1947年,省立十二中购曹家峰公祠南北地基各一块计9.9亩,新建教室、礼堂、厨房、宿舍共计11栋,开设高、初中6个班。

1948年省教育厅提升张德培为三级校长(公立学校校长最高级),月薪加到300元,省立十二中为争取湘南区省立各学校教职员工待遇与长沙区同等,彭志鸿、刘梦贤等被推为代表,晋省请愿。

1948年2月全省中等学校成绩展览,省立十二中高、初中作文均被评为优秀、良好。

1948年省立十二中成立应变委员会,祭奠5.19、5.20被枪杀的学生。同年8月张德培校长离校,10月解放军进驻衡阳,衡阳专署令全区各学校成立临时校务委员会,推举张德培为临时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9年上期学校共有12个班,学生532人,教职工46人。

湖南省立衡山中学(1950—1952)

1950年元月,省教育厅派程鹤轩接管省立十二中,任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二月接管国师附中与省立十二中合并,改校名为湖南省立衡山中学。国师附中系国立师范学院,为便于学生实习而创办于1930年,校址设安化蓝田,校长由朱有担任。1944年日军侵湘,附中随国师疏散至新化,溆浦。抗战胜利后,1946年8月附中随师范迁来南岳大庙东廊的12所道观,厉鼎勋为校长,1950年以省立十二中校址为永久校址,直属湘南行署领导。省立衡山中学是当时的省重点中学,面向邵阳、衡阳、郴州等地招收高中生。以原省立十二中高、初中部第九班、原附中高中第八班,初中第十二班为省立衡山中学高、初中第一班,以下类推。高一班55人毕业,升学率全省第一。8月,省人民政府教育厅令,曹菁代副校长,成立衡山中学参军参干保送委员会,以曹菁为主任委员,保送48名学生入伍。

1951年,省立衡山中学保送30名学生入陆军大学。4月5日学校成立抗美援朝工作委员会,6月学校有25名学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8月学校抽调黎放等教员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同时奉令恢复招收初中学生,招收初中新生两个班。

1952年,省立衡山中学高二一期的高6班共18人奉令提前与高5班同时毕业,8月,省立衡山中学教职员工集中衡阳参加忠诚老实运动。

衡山县第二中学(1952.11—1960)

1952年11月奉令湖南省立衡山中学更名为衡山县第二中学,是省属6所重点中学之一。由湘南行署文教处长王群生兼校长,教师学生均从湘南地区各校择优抽调、录取。学校思想教育生动活泼,教学工作认真充实,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参加全国高考,学校升学率名列前茅。同年,学校建成250米田径运动场一个。

1953年副校长孟庆德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学校开始设团专干,刘家富任总支书记,高初中新生及初中二年级一期授俄语课,其它年级授英语课。下期衡山二中全校开展全面学习苏联教育专家凯洛夫的教育思想,并试行5级计分制。

1954年,青年团衡山二中团委会成立,余为祺代团委书记。同年,衡山二中列为衡阳地区重点中学、省重点中学,同时学校被确定为选送留苏预备班学校。

1956年7月,学校选定赵淳生等6人为留苏预备生。9月经中共衡山县委批准,成立衡山二中支部,孟庆德兼任支部书记。

1957年,学校整风运动领导小组成立,开始大鸣大放及反右派斗争。

1959年,衡山二中培养学生上讲台,与教师比武。本期高中毕业生232人,升大学率在全省66所中学中,排名第25位。下期,学校开展高速度、高质量的双高比武教学试验。建成50米×25米游泳池一个,学校被评为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1960年,学校实行直升与考试相结合的办法。下期,学校每天下午停课开展“三反”斗争。

衡山一中(1961.3—1966)

1961年4月,奉省教育厅令,衡山二中更名为衡山一中。中共衡山县委派郭耀武进驻衡山一中开展整风运动,学校动员超龄学生86人回乡支援农业第一线,高三年级压缩一个班,初二年级压缩一个班。

1962年高中毕业生165人参加高考,升入大学15人。

1963年学校高中毕业生134人参加高考,升入大学17人。

1964年毕业生70人参加高考,升入大学45人。学校游泳队参加省游泳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学生康小波获个人第一名。

1965年高中毕业生65人参加高考,升入大学45人。学校开始执行新的考试制度,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语、数两科有重点地实行明题考试,非主科不布置作业,这年全省少年游泳运动会第二届选拔赛在衡山一中举行,学校选拔三名运动员进入省队赴上海参加全国少年组游泳比赛。

衡东县第一中学(1966—1972)

1966年3月湖南省人民委员会,中共湖南省委下令撤销南岳县,成立衡东县,经地区分县工作组与两县新领导班子洽商,将衡山一中划归衡东县,更名为衡东县第一中学。衡东一中1972年搬出衡山。

衡山县第三中学(1970.12—1989)

1970年,学校由原来的贺家公社管理后不久收回县办,增招高中班,学校更名为衡山县第三中学。

1972年下期由向恭恪任革委主任,当年12月学校搬到现在校址衡山县城两路口。由于“文革”动乱,有些干部和教师挨批受斗,学校又三年时间二次搬迁,图书仪器、文书档案等校产校具损坏失遗甚为严重。

1973年至1977年间,受文革影响,学校开办农机研究所、农机站、五七大学等。

1977年,学校开始正本清源,实行校长负责制,将农机研究所、农机站、五七大学、修理所清退出校。学校开设两个初中班,六个高中班,共计300多人。

1978年,学校收回游泳池报告获准,省政府拔款修整,投入使用。为整治校园环境,全校师生开源节流,添置校产校具,修葺校舍;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从错划“右派”中广聘良师来校工作。同时与长安乡政府、交通村协商,确定好校域范围,师生自力更生,修葺围墙800多米。1978年招收10个高中班,500多学生,学校教学管理步入正规。

1980年7月,湖南省中学生游泳比赛在三中举行。三中学生罗衡贵获少年男子组200米、400米、800蹼泳三个第一名。向云水获少年女子组800米蹼泳第一名。三中潜水队先后五次获青少年潜水赛团体总分第一。80年,学校70人参加全国高考,有10人考入大中专院校。下学期修整操坪,投掷场,发展柑桔园,绿化校园。

1980年至1984年学校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学风浓,校风好,高中毕业生人数1800多人,考入大学65人,升学率在县办中学中仅次于岳云中学,文科升学率居全县第一。初四班毕业生王志,现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主持人。

1984年6月,县委决定,中学实行人事制度改革,校长组阁,教师聘请。任命邹渭贤同志为衡山三中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是年,三中声誉日高,县内学子入校求学者日众,全校高、初中计18个班,学生一千余人。学校响亮提出“教学为中心,德育居首位,质量是生命,教工作主人,学生是上帝”的治校方针。于是教师当家作主,学生勤工苦读,教学风气日浓,是年高考有15人考上大专院校。84年暑假,县委、政府重点给三中拔款20万元,将和平、民主教学楼的木板教室改建为钢筋水泥教室,同时破土动工兴建了女生宿舍楼。84年校男、女篮球队被评为市级先进单位,篮球列为学校传统项目。

1985年,学校大搞教学改革,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组老师学习上海育才中学的经验,大力改变“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法,取得可喜成绩。衡阳市教研室组织全市100多个语文老师来我校听课,对三中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86年下期,县委任命赵灿为党支部书记,朱家顺、肖大定为副校长,学校领导班子大为加强,他们团结合作,成绩卓著。是年,三中被评为县优秀单位。总结表彰大会上,邹渭贤同志向大会作了经验介绍,得到兄弟学校的好评。86年下期,三中教师章林山、刘亭翼、刘志平、肖大定等同志首批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自恢复高考以来,三中一直坚持贯彻党的德、智、体几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校风正、学风浓、高考成绩不断提高,升入大学人数逐步提高。自1978年至1989年先后有近200人考入高等学校深造,高考升学率居全县第二位,文科成绩名列全县前茅,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体育考生,多届名列前茅,成为衡山乃至衡阳地区颇有影响的学校之一。

衡山县农业职业中学(1983—1989)

1983年衡山县农业职业中学创立,由林业局原办公室主任李衡嵩任校长,校址在南岳水濂洞。

84年2月农业职业中学招短训班一班,8月正式招生两个班,以牧医班为第一班,果林班为第二班,共计88人。

1985年南岳建区,衡山农业职业中学迁衡山两路口,借衡山三中部分校舍办学,学校招服装班和经果班,共计73人。

1986年,学校迁至金龙,招收两个新生班,园艺班(5班)和建筑班(6班)共81人。

1987年,赵月阳任学校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招收建筑班(7班)和美术班(8班),共计67人。

1988年,阳汉武调任农业职业中学副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学校招收新生1个班,即电视中专班共40人。

衡山县第一职业中学(1989—1996)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地方建设培养大批实用技术人才,1989年8月衡山农业职业中学与衡山三中合并,改为衡山县第一职业中学。时任县委副书记的刘金泉兼任学校校长。首次招收财会、林果、建筑美术专业新生98人,停招普高班。在校学生700余人,教职员工近100人,衡山职业教育迈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89年至91年上期,三中、职中并存,原有的未毕业的普高班仍由三中送至毕业,91年下期完全过渡为职业中学。

由于内部管理不善,对职业教育认识不深,衡山县第一职业中学一度举步维艰。1992年,专业设置改为七个,只招收新生273人,职业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

1993年,县委、县政府任命王新成同志为校长。王新成来校后,大胆革新,励精图治;果敢地提出“内抓管理,外树形象”的治校方针。学校党支部、校委会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职业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制定了职中发展的长远规划及具体实施方案。当时学校硬件设施简陋,档次不高,王新成校长经常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奋战在学校的建设工地上。

1993年到1995年4月县政府年均拔款136.3万元支持学校建设。

1994年学校新建了一栋造型别致价值140多万元的科技楼。95年至96年一幢有着29间教室、26间办公室,建筑面积3558平方米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这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气象。

为了加强管理王新成团结行政一班人,发扬民主,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制定与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考勤考绩,落实岗位责任。整顿校风学风,学校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1994年招收新生486人,1995年招收新生503人。1995年学校报请县政府批准,决定申报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挑塘泥,运材料,清理地基,栽花修路,全力迎接国家检查。1995年12月国家教委下发教职[1995]11号文件,国家教委批准学校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同年底,湖南省教育委员会下发湘教函[1995]118号文件,批准学校改名为“衡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这是衡阳市首批省级重点职业学校。

衡山职业中专学校(1996—2004)

衡山县职业中专成为省级重点职业中专以后,省、市、县三级分别投入资金,扶持学校的发展。学校建设年年不断,97年花120万元建设一栋钢架厅餐,98年耗资130万元新建一栋六层楼的男生公寓,2000年耗资110万元新建图书馆。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效益逐步见好,在办学的过程中,衡山职专积极寻找办学规律,探索适合衡山职教发展的路子,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以搞好德育工作为重心

针对学生文化基础差,缺乏学习上进心,缺乏学习动力的特点,学校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到“四耐心”:耐心讲课,耐心辅导,耐心批阅作业,耐心做学生思想工作。聘请离退休教师作校外辅导员,深入班级、深入学生耐心教育。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向学生作思想动员报告,有针对性地开展征文活动,演讲比赛,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电视讲座,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增强学生信心。学校除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外,还特别注意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学校利用宣传媒体树立学习榜样,开办业余党校、干部培训班等,组织学生扫墓、上街义务劳动、“学雷锋三下乡”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革命思想的洗礼,从容地迎接社会的考验,在校学生犯罪率为0。

(二)以打造名校品牌为效应

在以质量求生存的今天,教育质量在职教园地显得尤为重要。衡山职专自办校以来,就注重合格师资队伍的建设。锻造了一支中老年带动青年,以中青年为主的教师队伍。学校采取在岗进修与离岗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鼓励教师提高自己学历,掌握扎实的基本技能。近年来,全校110多名教师积极上进,学历合格率提升到95%。在抓好学历的同时,学校注意对老师能力的培养,定期组织中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比武,技能角逐。青年教师赵英姿在衡阳市职教系统技能比武中技压群儒,参加省级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武,获“综合全能”奖。为提高理论水平,许多教师积极撰写论文,10人次获国家级论文奖,40人次获省级论文奖,100人次获市级论文奖。通过这些渠道,学校培养出了一支完全能够胜任教学的教师队伍。省级优秀教师涂培莉几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教学,充当教师、医生、美容师、雕塑家等角色,她以精湛的技艺和慈母般的爱心迎来了一批批懵懂的学子,又送走了一批批成熟的青年。省级优秀班主任黄梅秀老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又是数学专业的教学骨干,对学生学习严格要求,生活关爱倍至,成为学生的知心人和成长路上的领航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符国庆,勇挑重担,为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他以教法新颖,学习渊博,人格高尚,赢得了多少学生的钦慕,他个人有两项发明已获国家专利。财会专业教师胡哲,带领全组人员,勤钻教材,潜心教学,在对口升学中,创造了“高分”、“录取面大”的佳绩。任劳任怨的职专教师以职专兴衰为己任,用勤劳智慧的双手托起职专美好的明天。

(三)以强化技能训练为根本

学好一门扎实、过硬的技术是学生立足社会的根本。学校在新生进校时,就明确规定“四个一”:学好一门技术、练好了笔字,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敲一手好键盘。还向学生提出“七种”基本技能的要求,并创建多个兴趣小组。全校师生开源节流,进行实验实习设施建设。至2001年,学校拥有了完整的多媒体教室,电子电器、服装设计与制作、汽车驾驶与维修、生化、工艺美术、财会模拟、语音训练、旅游餐饮、饮料厂等生产基地。设备设施齐全,学校完全实现生产实习一条龙,学生在校都有一显身手的机会。学校采取“边教学、边实践”,让学生“边学习,边赚钱”的模式,一方面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一方面推广应用技术,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而且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地位。计算机专业学生肖中海参加市技能比武获第一名,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罗小玲的电脑设计作品《蝴蝶泉》获省级一等奖,财会专业学生旷艳红获市珠算技能比武第一名,“养猪大王”江夏远近闻名,彩电“救星”袁小林技压群芳。

(四)以培养多元人才为导向

衡山职专根据市场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又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与多家单位联合办学。92年—95年与县卫生局联合设立医卫专业、96—98年与县教育局联合设立幼师专业、94—96年与武装部联合设立预备役专业、92—98年与财政局联合设立财会专业、92—2000年与旅游局联合设立旅游文秘专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也为毕业生外出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升学、就业的冲击,择业观念的变化,学校适时于95年增设计算机应用专业、96年增设市场营销、建筑专业,97年增设装璜设计等专业。在“普高热”的今天,2000年衡山职专开设“综合高中班”,让学生既学普高文化知识,又学专门技术,做到“升学有门路,就业有本领”。2001年,衡山职专又与湖南师大化学化工学院联合办学,招收五年制大专班。并承接社会各类培训工作。衡山职专成为一所多层次、多职能、多效应的综合性职业中专学校。。。。衡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衡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条件

编辑

[提醒]除特别声明外,该内容由( 高中生受益网)发布,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 我顶
  • 点击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