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è shān]毕业证样本图片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广东省中专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鹤山是地理位置
广东省中南部
面 积
1082.73平方公里[1]
人 口
50.53万(2016年)[3]
方 言
四邑话、广府话、客家话等[4]
气候条件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鹤顶亭、大凹关帝庙、画阁留芳
车牌代码
粤j
行政代码
440784。隋,属新会、义宁两县,隶于南海郡。唐,改隶于广州。五代、南汉隶于兴王府。宋属新会、新兴两县,隶属广州及新州。[5]
元沿前制,明隶属广州府及肇庆府。[5]
清顺治六年(1649年)至建县前,鹤山分属新会、开平两县。[5]
雍正十年(1732年)从新会划出古劳、新化、遵名三个都及开平的双桥都全部,古博都的部分地方,新置鹤山县,在今之大官田筑城为治所。因城北有小山形如鹤,县以山名,称鹤山县,治所称鹤城,隶属于肇庆府。自后,县境不变。[5]
民国成立,废府、州、厅,设道。民国2年(1913年)县城迁至沙坪。[5]
民国3年,鹤山县属粤海道。[5]
民国9年(1920年),废道制,鹤山县属广东省中区委员公署。[5]
民国17年(1928年)属中区善后委员会。[5]
民国18年(1929年)属西北绥靖公署。[5]
民国25年(1936年)属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5]
民国34年(1945年)属西江南路行署。[5]
民国35年(1946年)至新中国成立前,直属省政府。[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鹤山县隶属粤中专区。1952年5月与高明合署办公,至1954年两县恢复建制。1956年,鹤山县隶属佛山专区。[5]
1958年11月16日,鹤山县与高明县合并,称高鹤县,仍属佛山专区。1959年改隶江门专区,1961年10月改隶肇庆专区。1963年6月,又划归佛山专区。[5]
1981年12月16日,恢复鹤山、高明两县建制,鹤山隶属佛山地区。[5]
1983年6月1日,试行以市带县,鹤山县隶属江门市。[5]
1993年撤县建县级市。[6]
鹤山行政区划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2011年,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鹤山市调整部分镇级行政区划的批复》(粤民区[2011]9号):经省政府同意,鹤山市撤销云乡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址山镇。调整后,鹤山市辖1个街道、9个镇。
鹤山市现辖沙坪街道和雅瑶、龙口、古劳、桃源、共和、址山、鹤城、宅梧、双合9个镇,2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12个村民委员会,10个三峡库区移民村,市人民政府驻沙坪街道。[1]
鹤山地理环境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鹤山位置境域
广东省鹤山市
鹤山市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地跨东经112º28’- 113º2’,北纬22º28’- 22º051’。处西江下游右岸,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全县总面积为1108.3平方公里,东西最宽约58.7公里,南北相距约42.3公里。北邻高明,西北接新兴县,东南毗连新会县,西南接开平,东北与南海县隔西江相望。[7]
鹤山地质地形
地质
鹤山市[8]
鹤山地表显露地层有寒武系八村群、泥盆系、侏罗系、白垩系、下第三系、第四系等,其中以八村群分布最广。
市境内侵入岩分布广泛,占全市面积的一半以上,侵入岩的种类属酸性花岗岩。地质构造属华南褶皱系粤中拗陷,有亚婆髻背斜、白水坑复背斜、茶山单斜、大昆仑单斜、那水向斜。
断裂有恩平-新丰深断裂带、西江大断裂,其中恩平-新丰深断裂带在市内自南而北纵贯全境,为境内最重要的区域性断裂。
地形
鹤山地形东西宽,南北狭长,中部山峰绵亘,丘陵起伏,地势自西略向东倾斜东部低平,北最低。最低大埠围,海拔仅1米。丘陵主要分布在市境东北、中南部,面积达100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0.5%。海拔500米以上山地23.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2.1%,其中皂幕山主峰亚婆髻海拔807.5米,为全市最高山峰。冲积平原面积为8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42%,主要分布在古劳、沙坪。[9]
山脉
大雁山:位于粤中交通要道,距离广州60公里,近邻鹤山港,旁依广湛公路,佛开高速公路。大雁山面临西江,因其山形似大雁而得名,总面积300公顷,主峰海拔310米,与南海西樵山互称“姐妹山”。山势雄伟,峰峦起伏,从山峰至峰顶,有雁山门、半山阁、狮子峰、雁山平湖、日月峰、陆佑亭、状元坊、贵人峰等。
昆仑山:鹤山市中部山峰。南距鹤城镇区3千米。大峰称昆山,小峰称仑山,合称昆仑山。海拔604米,面积1866.7公顷。由砂页岩、紫红色砂页岩与花岗岩构成。三宝坑(土名)山涧中有七瓮井等名胜。山间多自然丛生松木,有林地约1267公顷,植被覆盖率达70%。土特产有砺石及山坑螺。龙(口)鹤(城)公路经山东侧;有简易公路直达七瓮井。
云宿山:鹤山市西部山峰。位于双合镇泗合村东。海拔637.2米。
鹤山一角
面积约48平方千米。东与皂幕山对峙,西北与高明市老香山相望。山体由花岗岩构成。山顶四周巨石垒垣如城,内有石佛,佛前石块面积近10平方米,平正如棋盘,蔚为壮观。西有仙人岭,绝顶四顾,开平、恩平、新会、新兴、高明及崖海尽收眼底,称为“云宿大观”,为鹤山旧八景之一。土壤为赤红壤、红壤。1949年以来,连年在此造林绿化,办有虎房林场。1968年用飞机直播造林,已成林203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0%,以松、杉为主。山中有鹭鹫、鹧鸪、毛鹰等多种鸟类和黄猄、果子狸、山猪等野生动物。
茶山:鹤山市东北部山岭。分内茶山与外茶山(内茶山为高明市辖),为鹤山、高明、南海3市的界山。因盛长茶树得名。主峰高凹顶,海拔546米,向西伸延至高明市鹿美塘,向东达西江边上石岩头(土名),东西长10千米。由砂页岩构成。土壤为赤红壤。蕴藏褐铁矿及铅矿、银矿。山腰有道坪等4个自然村与白水坑水库。水库开辟为仙鹤湖渡假山庄。有松林1067公顷与茶园134公顷,植被覆盖率达85%以上。
大城山:鹤山市山脉。在雅瑶镇昆东村东,山脉面积268公顷,海拔206米,主要由9个山峰组成。大城山物种丰富,自然生长的树种有水蜜桃、荷木、马尾松;人工种植有湿地松、大叶相思、马占相思等树种。野生动物黑乌燕、毛鸡、山禾雀等。山上有一泉眼,泉水甘甜,在民国35年(1946年),当时的县长谢鹤年提名“香泉”,并立碑于此。现修建了步级由山脚直达香泉,并兴建了4个亭,逐步将其建为旅游区。
鹤山水文特征
鹤山紧靠西江,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西江干流、沙坪河、雅瑶河、宅梧河、址山河等8条,总长200.8公里,流域面积1003.28平方公里,除沙坪河属西江交流外,其余均属潭江水系。全市径流总量为10.17亿立方米(不含西江干流)。
鹤山气候特征
鹤山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北纬22.29度~22.52度,东经112.28度~113.25度),属南亚热带季风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温和湿润,境内具有海洋气候特征,温、光、热、雨量充足,四季宜种。年平均日照1789时,年日照率达40.1%日照时数,带来太阳辐射热量大,年平均辐射量104.08千卡/厘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6℃,年平均降雨量l700公厘左右,夏秋多台风暴雨,无霜期为365天,冬春有冷空气侵袭和偶有奇寒,无霜期长[10]。
鹤山自然资源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鹤山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铁、铅、锌、稀土、磷、硫铁矿、钾长石、饰面石材等8种。经查明的,有大量的稀土矿、花岗岩、矿泉水、泥炭土和少量的褐铁矿、锌矿、金矿。
鹤山市境内有野生动物100多种,植物900余种,其中,树种有300种、中草药60多种。
鹤山人口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据2000年鹤山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共有30个民族,汉族
鹤山地图
人口为398016人,占总人口数的98.09%;少数民族人口为7763人,占总人口数的1.91%。在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数最多,占少数民族的54.42%。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13年10月,鹤山市户籍人口36万,常住人口42万,其中外来人口占四分之一[11],人口密度为320人/平方公里。[12]
2018年末常住人口51.15万人,户籍总人口379099人。鹤山有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约36.2万,分布于51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著名侨乡之一。[1]
鹤山交通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鹤山市公路总里程达1000公里,每平方公里密度80公里,居全国前列。鹤山拥有国家一类口岸鹤山港,每天有高速豪华客轮往返鹤山与香港之间(香港中港城码头开)。鹤山市内多条线路辐射市区。另外,从鹤山汽车总站坐车,可直达重庆、梧州、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虎门、梅州、番禺、肇庆、佛山、江门、水口等城市。[9]
至2010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215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12公里,有大、中、小公路桥梁159座4806.9千米。全市有四级以上公路83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0.6公里,一级公路138.1公里,二级公路148.3公里,三级公路92.3公里。
公路建设和改造
2009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38亿元。新建、改建公路94.9公里,其中一级公路3.3公里,二级公路10.9公里,三级6公里,四级74.5公里。2010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1.78亿元。新建、改建公路102.5公里,其中一级公路11.1公里,二级公路11.5公里,三级公里1.8公里,四级公路78.1公里。
国家、省、江门市重点工程项目
江肇高速公路鹤山段、佛开高速公路鹤山段、广珠铁路鹤山段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交付施工单位使用。江肇高速公路2010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13]
鹤山经济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2014年鹤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0.76亿元,增长6.9%,增速在江门地区排名第4;三次产业比例为三产比7.3:55:37.7。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增长3.9%,第二产业增长9.6%,第三产业增长3.2%,其中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77.2%,是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8年,鹤山市位列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30位。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52亿元,同比增长8.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98万元,同比增长7.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0.75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农业增加值22.69亿元,同比增长4.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12亿元,同比增长10%。镇(街)财政收入17.26亿元,同比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8%。进出口总值179亿元,同比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63亿元,同比增长11.4%。[14]
鹤山综述
建国前,鹤山基本上是一个单一农业经济县,商品经济不发达,境内交通不便,工业是家庭作坊式的小手工业,商业基本属内向经营型。自然、地域培育了红烟、茶叶这些鹤山著名特产,一业兴,百业旺,烟、茶种植促进了烟、茶收购、加工、运销业的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鹤山的支柱产业。据民国24年(1935年)《鹤山烟茶产销状况调查报告》(广东省农林局)记载,在鹤山茶鼎盛时期的清道光年间,全县茶园面积达8万亩,年出口茶叶6万担,几占全省输出总量的八九成。红烟在清末民初时,每年出口值逾百万金(白银),销往广州约40万元(毫银)。抗日战争爆发后,鹤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前萌芽的一点近代工业也于战乱中被扼杀。但华南失陷,鹤山没有成为敌占区,敌我边缘地带的独特地理位置,使鹤山成了西南腹地与敌占区之间的交通孔道。广州、中山、顺德等地一些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学校迁入县境,国民政府机关、官员和四方商贾汇集于沙坪发国难财。沙坪一带成了战时货物中转站,一时间,酒楼、食肆、运馆应运而生,仅沙坪,商铺就增至1000余家,地摊数千,在商业上出现了短暂的“兴旺”。战后,商业上这种畸形的“繁荣”便迅速衰退。到1949年,全县工商户减至1300户,从业人员3000人,仅及战前一半。工农业生产虽有过短暂的恢复,后又因国民政府忙于发动内战,人民得不到休养生息,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工商企业倒闭,农业失收,社会经济几陷崩溃。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3622万元(1980年不变价),人均112元,其中工业产值仅574万元,占总产值不足16%,人均国民收入只100余元。[15]
新中国成立后,改革了生产关系,开展了大规模经济建设,1950 - 1985年35年间,尽管经历了曲折,出现过失误,全县经济仍取得长足的发展。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4个时期。
鹤山风光
1.经济恢复和“一五”时期(1950 - 1957)。建国后,经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全县完成了土地改革,逐步建立起国营经济,实现财政统一,解决了遗留的通货膨胀问题,稳定了金融、物价,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5年间全县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5531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比1949年增长52.7%,“一五”时期平均每年递增8.8%,其中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20%,比1949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30万元,比1949年增加1.2倍。[15]
2.“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 - 1965)。1958年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高潮,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建了一批水利骨干工程,为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全民办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鹤山县地方工业建设。1960年工业产值比1957年翻了2翻。但由于不断的“反右倾”,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和平均主义再度泛滥。据省有关部门在高鹤等12个县调查统计,各级刮“共产风”的现金及实物折款,每个社平均66万元,每户平均72元,每人平均18.8元。“共产风”动摇了以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动摇了等价交换、按劳分配的原则,搞乱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使经济工作出现了一系列失误。如1958年,全县掀起的全民大炼钢铁高潮、大兵团深翻改土和大办工业等,投入了巨大的人力,消耗了巨大的财力,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严重挫伤了群众积极性,给县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的恶果,出现了后来三年经济困难。1961年起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落实农村各项经济政策,农村体制下放,实行“三级所有制、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工业恢复计划管理,实行按劳分配,恢复农村集市贸易,搞好市场购销。经过3年调整,工农业生产取得了协调发展。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7656万元,比1957年增长38.4%。其中工业产值比1957年增长101%;粮食总产达9.11万吨,比1957年增加34.2%;财政收入1377万元,比1957年增长6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261万元,比1957年增加53%。[15]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 - 1977)。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全面展开,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经济建设。学生“停课闹革命”、工人“停产闹革命”,领导机构瘫痪,工业生产一度受到冲击,出现连续4年下降,1970年比1966年下降3%。在农村,由于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对“左”倾思想抵制,坚守生产岗位,加之调整时期为发展农业生产打下较好基础,全县农业生产仍能保持增长。1970年农业产值比1966年增长25.8%。“四五”时期,经济管理机构相继恢复、健全,工农业生产缓慢恢复、回升。1977年工农业生产总值1.44亿元,比1970年增长42%。其中工业生产值5656万元,农业产值8720万元,分别比1970年增长82.2%和24.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064万元,比1970年增长48.7%。
建国后至1978年近30年间,全县经济虽有一定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左”的思想影响,政策、体制多变,加之经济底子薄,经济发展仍相当缓慢,工农业总产值年平递增5.1%。工业仍跳不出“五小”工业(小农机、小纺织、小化工、小水电、小五金)圈子,农业一直未能摆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困境,农村生产率低,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收入低,1978年社会生产总值1.52亿元,人均国民收入406元。
4.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1978 - 1985)。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随即在全县开展拨乱反正,落实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侨务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工作。1978年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开展批判“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思想,解决了部分干部思想僵化、半僵化的问题。把被“四人帮”颠倒、歪曲、篡改了的方针、政策、理论纠正过来,恢复、发扬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变。在经济工作中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全面推行经济体制改革。[15]
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87.04亿元,增长8.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21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49.61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115.22亿元,增长10.8%。三大产业的比例是7.74:52.12:40.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6969元,增长7.8%。全社会用电量为32.72亿千瓦时,增长7.7%,其中城镇居民用电18162万千瓦时,增长8.6%,农村居民用电18324万千瓦时,增长7.0%。[3]
鹤山第一产业
鹤山市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耕作条件优越,历来是广东省商品粮基地。鹤山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使传统农业向商品化、基地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初步建成优质粮、蔬菜、西瓜、粉葛、水果、生猪、三鸟、水产、花卉苗木、木薯十大农产品基地。
建国前由于受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水利设施落后,加上境内交通不便,农业长期处于封闭式的自供自给的小农经济中,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历史上就是一个缺粮县。水稻、红烟、茶和桑仔为本县传统大宗农产品,1949年粮食总产44716吨,农业总产值1567万元(当年价),农民人均产值仅92元。[16]
建国后,变革生产关系,大力兴修水利,推行科学种田,发展农业机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传统的以粮为一的单一农业逐步向多元的开发性农业发展。1985年,农业总产值9905万元(1980年不变价),农民人均产值374.5元,按可比价比1949年分别增加2.5倍和3.1倍。农村经济总收入1.9亿余元,农村人均收入484元,分别比1978年增加3.25倍和2.67倍。[16]
鹤山市十一五交通干线
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224686 万元,比上年增长(可比价)4.70 %。其中,农业产值81361万元,比上年增长4.20 %,林业产值9723万元,比上年增长43.00 %,牧业产值96051万元,比上年增长3.60 %,渔业产值34911万元,比上年增长1.7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640万元,比上年增长1.10%。
“十一五”落实各项强农惠农资金9962万元。种养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56︰44调整为36︰64,获得“生猪调出大县”称号。“十一五”期间,共改造低产农田1.7万亩,低产鱼塘6060亩。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江门市级6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农业产业化组织共带动农户1.97万户,户均增收7602元。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企业2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编制完成了《鹤山市现代农业总体规划》、《双合现代农业示范园总体规划》。完成了一批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沙坪联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顺利推进。
鹤山第一产业
鹤山的工业,在建国前仅有一些以农副产品加工和修理业为主的小手工业,产品以茶叶、烟丝、酱油、工艺狮头等较为著名。民国12年(1923年)出现了印刷、土法造纸等行业。民国14年,沙坪兴办光明电灯公司,协隆米机,开始了鹤山近代工业。但自30年代起,连年战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工业发展缓慢。到1949年,全县仅有54家规模小、设备简陋、生产水平低的轻工业和手工业小厂(场),职工770人,全年工业总产值仅有77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下同),占当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1.3%,主要产品是一些铁木农具、家具、竹器制品、烟丝、茶叶、酱油、面豉等手工业产品。[17]
建国后,人民政府积极发展地方工业。1953年国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建设。1956年完成对私营工商业改造,全县24个私营工业企业转为公私合营,660个手工业个体劳动者先后组成48个生产合作社(组)。这一时期,全县兴办起棉织、制砖、印刷、农机、烟丝、木器加工等13家地方国营工业企业。1958年贯彻“全民办工业”方针,县地方工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自后20年间,受“左”的路线干扰,工业发展曲折、缓慢,到1978年,全县工业企业共有138家,职工人数5470人,全年工业总产值581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2.6%,20年间,平均每年仅增长5%。[17]
改革开放,给鹤山工业带来新的转机。贯彻“依靠科技,实行工业兴县”方针,调整工业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以纺织业为主的现代工业。1980 -1985年,全县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62万元,是过去30年总投资的1.36倍。到1984年共引进价值696万美元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推动了工业技术进步,加速了产品更新换代,为全县工业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已实现了由传统手工业向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的现代工业的转变。全县工业初具规模,拥有纺织、服装、建材、五金、造纸、磷肥、化工、水泥、挂车、机械、电子、电机、灯饰、烟丝、塑料、印刷、制鞋、酿酒、食品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企业2300家,职工1万多人。主要工业产品50多种,名优产品30多个。其中国优产品1个,省优产品8个,棉布、毛巾、羊毛衫、毛毯、服装等7个产品被列为省优等出口产品。工业出口产品占全县出口量的82%。1985年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2578万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69.5%,比1949年增加38倍。其中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1亿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49.8%。“六·五”期间,工业每年平均以25%速度增长,高于全省的15.5%,1985年实现利税3364万元,为同期投资总额的129%,比1980年增长2.1倍,出口创汇折合人民币452万元。[17]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6.59亿元,增长15.1%。增幅居江门四市三区首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15.31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轻工业产值178.46亿元,增长14.8%;重工业产值136.85亿元,增长19.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0.91亿元,增长6.5%;股份制企业125.88亿元,增长21.7%;外商及港澳台企业产值179.31亿元,增长12.6%,其他经济类型9.2亿元,增长32.2%。工业销售产值293.79亿元,增长10.5%%,工业产销率为93.18%,下降1.91%。我市规模以上重大行业中,纺织业完成产值19.32亿元,下降0.28%;金属制品业完成产值39.82亿元,增长9.2%%,占总产值比重为12.63%;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37.47亿元,增长15.9%;印刷业完成产值28.67亿元,增长12.5%;皮具及其制品完成产值22.47亿元,增长13.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11.24亿元,增长46.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37.79亿元,增长30.2%,占总产值比重为12%;规模以上产值增幅超过25%的镇有双合、鹤城、桃源、龙口四个镇。年产值超过1亿元以上,而且增长速度超过30%企业有21家。亿元产值的工业企业67家,比上年增加4家。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6家,净增加58家。工业用电量达到14.76亿千瓦时,增长2.7%。[18]
2009年末全市私营企业2514户,注册资金38.77亿元,分别增长9.1%和25.6%;个体工商户16606户,注册资金4.05亿元,分别微降0.5%和增长9.6%。全市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5家,产值132.49亿元,增长26.6%,增加值25.66亿元,增长24%。全年新上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0家,产值2.9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78%。[19]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1.77亿美元,增长15.4%。新批企业数11间,增资企业数18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0.25亿美元,下降89.3%。
美雅集团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毛毯生产企业,银雨灯饰有限公司为世界较大的灯饰生产企业,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印刷企业之一。美雅拉舍尔毛毯、华山泉矿泉水、比力奇电热水器、鹤山电机、明可达台灯、东古酱油、胜利厨具及鞋类、灯饰、制伞、时装等一大批优质产品饮誉中外市场,近200个产品荣获省以上名优新产品称号。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6.59亿元,增长15.1%,增幅居江门四市三区首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5.31亿元,增长16.6%。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工业生产值超亿元企业共67家,比上年增加4家。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演进为8.2:56.1:35.7。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2.49亿元,增长26.6%。 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1个,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73亿元,增长13.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48.58万平方米,增长9.5%。房屋竣工面积91.92万平方米,下降2.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房地产投资大幅增长,09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34亿元,增长20.3%。按投资结构分,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0.52亿元,增长2.65倍,更新改造投资15.05亿元,增长12%;其他投资10.82亿元,下降21.3%,房地产投资21.94亿元,下降8.7%。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0.13亿元, 下降52.3%;第二产业投资22.32亿元, 下降6.2%;,第三产业投资45.89亿元,增长40%%。
全年完成房地产投资21.94亿元,下降8.7%。商品房施工面积190.2万平方米,增长35.9%,商品房竣工面积58.42万平方米,增长1.28倍,商品房销售面积79.03万平方米,增长96.2%%,商品房销售额35.58亿元,增长1.3倍,商品房空置面积5.7万平方米,增长18.75%。[20]
鹤山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成为鹤山发展的新亮点。通讯、电子、汽车、住房等高档、大额商品销售畅旺,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形成。交通运输、旅游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金融证券、保险、信息、中介、社区服务等新兴行业发展迅速。
2009年,全市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7.3%。消费市场需求畅旺,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2.6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1.94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79万平方米,增长96.2%,商品房销售金额35.58亿元,增长1.3倍。启动市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完成《鹤山物流园铁路货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展广珠铁路鹤山站场扩大的申报工作。
2010年房地产、金融、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继续发展壮大。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58.1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7%。房地产业成为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时期全市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83.5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5%,商品房销售面积23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13亿元。金融运行平稳,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加大,2010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114.41亿元,比2005年增长2.6倍。邮政储蓄银行鹤山支行、交通银行鹤山支行、国民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营运,保险证券机构大幅增加,获“广东省金融稳定奖”。2010年旅游总收入13.59亿元,比“十五”期末增长1.63倍。市现代物流中心成功纳入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工程和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被认定为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21]
鹤山社会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城市建设
2009-2010年,鹤山市完成大林路、新环路路面一期改造工程
大雁山脚下生活区
及桂北村垃圾收集点改造工程建设;完善鹤山公园绿化、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市国防大厦、“鹤山十里方圆”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市妇幼保健院、市供电调度综合大楼、鹤山市实验中学、沙坪中学(新校区)、鹤山碧桂园“大润发”大型综合商场等工程建设项目;全面实施“三旧”改造工程,开展绿道建设和村庄整治工作,推进建设岭南特色宜居城市。至2010年底,城区公共绿地面积749公顷,园林绿地面积703公顷,城区绿化覆盖面积730公顷,城区人均公共绿地14.68平方米。不断加大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实现上门收集垃圾31263户,日均清运生活垃圾328吨;鹤城镇、址山镇、龙口镇、 雅瑶镇、古劳镇、桃源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2010年供水干管总长850公里,售水量3312.56万吨,城区饮用水普及率100%,使用液化石油气普及率98%。
城镇建设
鹤山市分为北、南、西三个经济组团。北部组团以城区为中心,古劳、龙口、桃源、雅瑶四镇协调分工、共同发展。南部组团以共和-址山镇为中心,西部组团以宅梧镇为中心,分别带动周边城镇发展。其中,址山镇和共和镇是广东省中心镇。
村镇建设。2009年-2010年,鹤山市重新修订《鹤山市村镇建设工程分级管理暂行规定》,继续抓好新农村建设,完成行政村垃圾池建设132个,完成56条行政村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完成镇级工程办理“两证一书”379项。
农村新建住宅。2009年,农村新建住宅857户,占全市农户的1.46%,新建住宅面积10.1万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30.27平方米。2010年,农村新建住宅1055户,占全市农户的1.68%,新建住宅面积10.93万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9.67平方米。
为应对鹤山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鹤山市政府提出并就此展开“东移、北拓、南进”的城市发展战略以及“一廊两轴四心五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东移”指城市中心向东部推移,在鹤山大道与文华路交汇处一带形成新的城市中心区,沿鹤山大道发展轴及文华路发展轴,形成集行政办公、文化活动、娱乐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最适宜居住的多功能生态新城区。
有鹤山市人民医院、鹤山市中医院、鹤山市妇幼保健医院等医疗单位,有鹤山最大的购物中心大润发、新建成的鹤山广场大型购物中心、人人乐、百货大厦、华润万家、新天地商业广场、华客隆购物广场、顺客隆购物广场、新世纪商业广场等众多购物场所,也有鹤山图书馆、鹤山市文化馆、鹤山博物馆、鹤山市体育中心、鹤山剧院等公共场所,以及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珠江村镇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并有以色色会所为代表的特色休闲场所。另外,知名连锁企业麦当劳、肯德基、国美电器等也相继进入了鹤山。[9]
鹤山教育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鹤山高考成绩稳居广东省前列,拥有全国示范性高中1所(鹤山市第一中学)、省一级学校5所、江门市一级学校5所、鹤山市一级学校6所以及鹤山市职业技术高级中学。鹤山著名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有:鹤山一中、鹤华中学、纪元中学、鹤山二中、沙坪中学、鹤山三中等,沙坪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小学,碧桂园中小学,向阳花幼儿园、财贸幼儿园、新星幼儿园、沙坪镇幼儿园等。
鹤山方言俚语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鹤山话源于古代汉语而又接受了南方少数民族及外来语言影响,形成的一种地方方言。境内属广府话流行区,居民日常交际、学校、会议、广播、电视等均使用广州话,但是语音语调上有差异。因地缘及人口源流影响,鹤山为方言较复杂地区之一,大体可划分为6个方言区,有些地区存在不同方言并存,出现一地“双语”,甚至“三语”现象。如鹤城、云乡、合成等客家方言区,就是既流行客家话,又通行白话(即广州话)的“双语区”,址山、共和、双合等一些地方则是客家话、四邑话、白话三语并存。[22]
沙坪话(又称上坊话)
沙坪自民国2年(1913)起就是鹤山县治所在,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县对外交通主要孔道。故沙坪话是全县使用最广的语言,主要流行于县城、沙坪、龙口、桃源及古劳区部分地方,约15万人,占全县人口47%。沙坪话属广府语系,与广州话基本相同,如有y、oe -类韵,端组保留塞音t、t‘和9个声调等,但语音、语调有差异,如沙坪话,语末常带“磨”、“ⅱ罗磨”的尾音,构成沙坪话的特色,这在广州话是没有的。[22]
客家话
鹤山客家先民原为汉中一带汉人,后迫于战乱,自东晋起陆续南迁,先至长江流域,后入粤。在迁徙过程中,原先的母语受沿途方言影响,进入鹤山后,又接受了当地方言因素,经过漫长的历史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鹤山客家话。鹤山客家方言主要分布于鹤城、云乡、合成、宅梧的白水带、龙口的四堡及共和、址山区部分地方,约有7万人,占全县人口22%。其语言特点是:一、语音,声母s、sh不分,丝、诗同音;没有撮口呼(y)、(∈)为主要之元音的韵母;声音保留了古汉语韵尾-b[-p]、-d[ -t]、-g[-k];一般只有6个声调,平人分阴阳,上去声不分。二、词汇,较多地保留古词语,与普通话有差异,如噍(咀嚼)、叫(哭)、禾(稻)等。三、语法上有特殊的名词、量词配搭关系,如“一只人”;其次,通过变调表示远指和近指,如‘kee(这里)ke'e(那里)。鹤山客家话与台山赤溪客家方言基本相同。[22]
雅瑶话(又称下坊话)
以昆东话为代表,属粤方言四邑语系。主要流行于雅瑶区及与之相接的沙坪区部分乡村,约3万余人,占全县人口10%。其语音特色:语音有19个声母,55个韵母、8个准韵母和9个声调,与四邑话基本相同。如大多有边擦音d母;古精组与知、照组不混;古端组失落t、t‘声母变为零声母和h;元音a不分长短。但雅瑶话有撮口 y-及oe -类韵;没有双唇塞音p、p‘,这点异于四邑话。有相当多的名词、代词、量词读为21低调,如歌、街、圩、桑、裤、蚊等;人称代词,通过变调表示单复数,三个人称代词单数都读中平33、复数降为21,如我no(单)、no(复),你nai(单)、nai(复),他们kui(单)、kui(复)。[23]
古劳话
属广州方言区,分布于古劳水区,约1万人,占全县人口的3%。古劳与南海九江、西樵相邻,语言与九江、西樵话相似。[23]
址山话
属四邑方言区。主要流行于址山、共和两区和双合部分地方,约3万人。占全县人口9%。址山与开平的水口、新会的司前相接,共和与新会的杜阮、大泽相邻,址山话均受两地方言影响,境内流行四邑话。[23]
宅梧话
属四邑方言区。主要流行于宅梧、双合两区及合成部分地方,人口约2.5万人,占全县人口8%。宅梧话与开平水井、苍城话相近,流行四邑话。[23]
鹤山风景名胜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鹤山拥有北湖宾馆、
鹤山风景区
叠翠山庄、华安阁酒店及福林酒店等星级酒店,并开发了大雁山风景区、马山、仙鹤湖、古劳水乡等旅游景点和东坡亭、铁夫画阁等旅游度假胜地和人文景观。2018年鹤山市接待旅游者673.24万人次。有星级饭店2个,星级饭店客房总数344间。名胜风景区4个。
蟹眼泉
蟹眼泉位于江肇公路雅瑶镇的陈山与石湖路段之间。因两泉眼状蟹眼而得名。一泉眼喷水量约为399公斤/小时,水温保持在20℃至25℃之间。此泉古已有之,1933年在其旁立一石碑,正面阴刻其名,背侧雕有花瓶图案及竹节纹饰。鹤山市政府斥资18万元,予以修扩,以泉为轴,辟地800平方米,外架石桥,建仿古牌坊,三面垒砌石墙,内砌假山、石阶,再加绿化美化,而内右方有热心人士捐资8万元,建六角石亭一座。
鹤顶亭
鹤顶亭为鹤邑名胜,位于旧县城内鹤山之巅,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由知县刘继倡导所建,现亭是1998年重建。刘继撰《鹤顶亭记》叙其建亭宗旨,意谓鹤为仙禽,外形俊美,品性高洁,愿后世登亭者顾名思义,以鹤自勉,懋著循迹,勿作贪官污吏,其立意至佳。
大凹关帝庙
大凹关帝庙
鹤山境内曾有20余座关帝庙,保存尚好的只有共和大凹村的一座。它是清光绪丙申年(公元1896年)由当地绅民集资在旧庙基础上重建,并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修葺过的。庙宇包括主座、左右青云巷及左右厢房,面积357平方米。其营造法式与佛山祖庙相仿,体现清代后期岭南庙宇的建筑特点。这座小小的关帝庙汇集着建筑、雕塑、书法、楹联、图书等艺术,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1994年,市人民政府把它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画阁留芳
铁夫画阁位于鹤山市雅瑶镇陈山村,它是为纪念著名爱国画家李铁夫先生而于1983年兴建的。李铁夫先生是一位富于正义感而有节操骨气的爱国者,早年投身革命,曾先后加入兴中会和同盟会,并亲自担任同盟会纽约分会书记达六年之久。孙中山先生曾撰文称他为"东南亚巨擎",他为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鹤山特产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鹤山市不仅有南洞鸡、址山生炒鱼片、鹤城坑螺、长连氹桂花鱼、双合沙姜鸡、上南烧肉、升平竹升面等特色美食,也有凤凰酒店、文华会酒店、银业雁山酒店、江夏酒店、文华酒楼、河珍渔港、北湖海鲜城、小榄公菜馆等知名餐饮名店,以及以鹤城祥兴农庄为代表的“多位一体”式的田园型餐饮企业,更有阿菠萝、轩辕等西餐厅。
茶山水浸鸡
“茶山水浸鸡”一锅清汤放上几块树根(当地人叫“树仔头”),熟透的鸡肉香气扑鼻。鸡肉在汤里烧来烧去还是那样鲜嫩,一点也不老火,鸡肉烧不老的秘方在汤水中的“树仔头”,这是茶山特有的药材“五爪金龙”,在汤水中加进这些药材,不仅风味独特,而且鸡肉也烧不老。鸡肉好吃,除了会选择鸡种,关键的还是烹饪技术,而“五爪金龙”药材是他们的“镇山”之宝。
鹤山茶叶
鹤山著名土特产。鹤山人种茶始于宋代。到清道光初年,种茶面积达5333.3公顷,年产毛茶8.5万担。年出口茶叶6万担,远销欧美、南洋、大洋洲等地。鹤山茶以其条索紧细,成色油润,汤色鲜亮,清香味浓,滋味甘滑,清热消热消滞而著称。其中以古劳茶山、宅梧白水带、鹤城马耳山三个产地的最佳。“古劳银针”为古劳茶的雅称,其形似寿眉,状若银针,叶背显毫如银,叶色清翠,汤色清澈而略带浅绿,回甘力醇和。生长在石岩头(地名)的茶,其味芳香浓烈。乾隆年间《鹤山县志》云:“古劳茶味还武夷而带芳,邑中物产唯此可以甲诸郡”。原古劳、鹤城、白水带三地茶农以茶为活,鹤城的主街被命名为“茶行街”。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战乱,茶叶生产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恢复茶叶生产。70~80年代在合成农场建立大型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在桃源马山成立茶叶科学研究所。1998年,全市茶叶收获面积153.9公顷。
古劳银针
鹤山名优特产。产于古劳镇丽水石岩头,故又曰岩头茶。该茶条索紧结,挺直似针,色呈银灰;泡后色泽碧绿明亮,叶底幼嫩,味道醇和清香;浅饮即舌滑喉凉,极感舒适;多饮止渴生津,全身爽快。一向誉为茶中妙品,早已蜚声遐迩,驰名中外。晚清时期已极受推崇,成为中国名茶品牌之一。
马耳山茶
鹤山名特产。品牌以其产地冠名。马耳山位于鹤城西北部约6千米,高耸挺拔,雄伟壮观。山上茁壮翠绿的一片片,便是驰名遐迩的茶园。马耳山麓为丘陵山坡,壤松土软,泥骨色黄,向阳背风,宜种青茶。种后冬盖山草,春暖滋润,生势壮旺。200多年前,惠州姓杨者迁居于此,6户20人,沿坡开垦茶地。后练常精、练常振兄弟两户迁此,开垦茶地4公顷。鼎盛时期,茶农达20户,200多人。茶青按季而采,春茶于清明,秋茶于白露。制作向用传统工艺。清末民初,鹤城街内建有美珍、树芳、恒兴隆、裕生、新广兴、联昌盛等大茶庄,皆为当地商人合资开设。该街今仍以“茶行街”名之。
茶山素馨花
鹤山特产。主产地为古劳茶山。种植历史近50年,引进人叫球长伯,后遍及各家各户。现种植面积约1.5公顷,年产量7.5吨。素馨,草本植物,春季种植,花开于夏,雪白芬芳。采摘却于花蕾未绽之时。人工撷取,常人日采4至5斤。摘后经过蒸晒或烘干程序;日晒者,色泽金黄,成针状,称素馨针。据医书记载,素馨针有疏肺解郁,清热去毒功效。故一般用于制药。
鹤山红烟
鹤山土产。红烟原产于南美洲,明代由菲律宾输入闽粤两省。清乾隆十九年(1754)至嘉庆年间,鹤山已大面积种植,产量居全省之冠。雅瑶、桃源、龙口一带逐步成为红烟主产地,年产量高达5000吨。《广东通志稿》有“鹤山县以产烟驰名,每年出口在百万金(白银)外”记载。到20世纪30年代,为鹤山红烟产销鼎盛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红烟生产又有新发展。1986年鹤山县成为全国31个烟叶出口生产基地之一。鹤山县红烟有上南、下南、上西、下西(指地域)之分。其中以上南烟最佳,而上南烟又以芸蓼烟著称。芸蓼烟乃指今雅瑶芸蓼村黄坑猪公袍(土名)所种植的红烟。鹤山红烟素以叶色红亮,味道浓烈,香醇馥郁,油分多,弹力强,揉搓不碎,久贮不变而驰名中外,外销至澳门及印度、埃及、俄国、德国、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1951年,司徒美堂先生至鹤山县视察。鹤山农民精选出芸蓼烟,敬请司徒美堂先生转赠毛泽东主席,受到毛主席称赞。
上南红烟
鹤山名优特产。也叫芸蓼烟。始种于清朝中叶,约有200多年历史,是鹤山红烟的著名产品。以烟质黄净,肉厚、烟味香醇而驰名中外,远销至南洋群岛等地。著名品牌有“黄坑烟”,“云蓼烟王”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上南村民每年种红烟173.3公顷,是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司徒美堂先生视察上南“李义兰烟厂”时,村民托他将数扎顶级黄坑烟送给毛主席品尝,毛主席收到后曾来信表示感谢,此事在当地成为美谈。由于种植红烟效益较低,多数村民已改种其它经济作物,只有少数烟农种植少量用于自吸。
古蚕老古烟
鹤山名优特产。以雅瑶镇古蚕村生产而出名。该村处丘陵地区,耕地对红烟生长特别适宜。古蚕先辈在明末清初开始试种红烟,并逐渐学会施用有机肥料,如花生麸等。收烟期为芒种至夏至,此期间阳光充足,对烟青露晒有利,露晒约几十分钟收起焗至黄蜡色,再进行暴晒7天左右,此时烟叶油份适中,存放多年也不变质。早在清朝中期,古蚕红烟开始出口到南洋一带,制成的吕宋烟气味香醇,因而驰名海内外,并带动起古蚕红烟逐渐进入发展盛期。冬种时,七成耕地面积种上了红烟。随着经济发展,种红烟经济效益逐渐减少,村民开始改种其它作物,村内仍保持有几十亩红烟地,普遍用于自给。
东园香荔
鹤山名优水果。珍稀荔种。植于双合镇双桥东园村,故名。距今400年前,村民李卓化由新兴市国恩寺六祖手植之千年香荔引种归来。现其母株高4丈,树身粗壮,枝繁叶茂;其旁一荔,树龄过2百年,体亦伟硕,人称“母子树”。两树枝叶交错,荫覆过半亩,蔚为奇观。此两株古荔,虽历遭劫难,仍顽强茁壮,年年挂果,丰年产量达1吨。
双合黑叶荔枝
鹤山名优水果。产于双合镇。该荔枝品种叶尤深绿,果实呈蜡白色,肉厚清甜,可食部分占全果75%。以泗合坑尾塘所产的最负盛名,核小、清香蜜味,汁多而不滞,风味别具一格,肉脱壳后用烟纸包亦不沾湿。据史料记载:清代,附近县官,每年荔熟时,必骑马前来品尝,亦成为鹤山海外联谊会所组织的“啖荔团”的青睐果品。双合种植荔枝,历史已超350年。1989年镇成立荔枝协会,加强了科研与指导,更显规模。今全镇植荔746公顷,品种有黑叶、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槐枝、白腊、白糖罂等。
鹤山名人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易宏:古劳坡山人。生活于清康熙年间约一,清代诗人。
邓长夫:址山镇龙湾管理区西迎村人。一生爱好美术创作,以国画擅长花鸟山水为主。
宋军:雅瑶平冈村人。著名作曲家。发表了《乘着长风前进》、《胜利唱奏曲》等抗战歌曲。
梁培友:古劳维墩头度桥村人。早年加入天地会,为肇庆天地会首领。
麦廷章:双合泅合乡人。乾隆丁末武科进士,曾任中军参将,兼理海坛左营游击在福建镇守海疆。
吕翰:沙坪镇楼冲大兴村人。“ 盛远”号大副将。
叶兰泉:古劳罗江村人。清朝孝廉叶亦宾的第九子。鹤山商会主席。任该职达年,救灾恤灾。
冯祝万:古劳镇维墩乡人。1948年与李济深等在香港发起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梁赞:咏春拳师祖
王泽邦:王老吉凉茶创始人
李汉华:奥残、亚残游泳冠军
李铁夫:中国油画艺术家,民主革命家,孙中山挚友
苏凌峰:多元文化电视台omni.2主播,高级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和公共事务科主任,原香港无线电视新闻主播
麦松威:结构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陆运涛:新加坡和香港电影制片人
黄百鸣:香港电影制作发行协会主席、东方娱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胡蝶:民国时期电影女明星,《歌女红牡丹》女主角。
陆佑家族
易建联:cba、nba篮球运动员
陈小敏:奥运举重冠军
李佩材(即李石朋,和发成有限公司创办人;香港李氏世家始祖)
李福善(前香港区域法院法官、香港高等法院原讼法庭法官及上诉法庭副庭长)
李福兆(前香港联合交易所主席)
李国麟(大律师,现任新沣集团主席)
李国宝(东亚银行主席,香港立法会议员)
李国章(医学家,前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前教育统筹局局长)
李国能(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
李志喜(资深大律师,香港大律师公会前主席,前45条关注组创始人)
李慧娴(香港艺术家、雕塑家)
李志恒(律师,香港区议员)
宋熙年:2007年国际中华小姐冠军
李美珊:1986年香港小姐冠军
宋韶光:著名历史学家、堪舆学家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鹤山概览.鹤山人民政府.2019-05-27[引用日期2019-07-21]
2.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经济规模差距扩大,gdp超千亿县市增至24个.经济观察网[引用日期2018-12-05]
3.2016年鹤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鹤山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4-03]
4.《鹤山县志》第三章 方言.广东省政府地情网[引用日期2018-05-10]
5.第二节 建 置 沿 革.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2014-07-24]
6.第二节 建 置 沿 革.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2013-11-28]
7.第一节 位置 面积.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2014-07-24]
8.地理位置.鹤山市任命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2-25]
9.鹤山.鹤山市在线[引用日期2013-11-28]
10.鹤山气候.中国天气网[引用日期2013-11-28]
11.江门市:鹤山市流动人口管理、大调解格局、重大事项维稳风险评估机制.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2011-12-26[引用日期2013-11-28]
12.鹤山概况.鹤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3-10-31[引用日期2013-11-28]
13.江肇高速公路一期通车 贯穿鹤山三镇十四条村.搜房网.2011-01-06[引用日期2013-11-28]
14.鹤山概览.鹤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引用日期2018-12-25]
15.第一章 经济发展概况.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2013-12-15]
16.农业.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2013-12-15]
17.工业.广东省情数据库[引用日期2013-12-15]
18.现代工业.鹤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2013-11-28]
19.民营经济.鹤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2013-11-28]
20.经济结构.鹤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0-04-06[引用日期2013-11-28]
21.第三产业跨步发展(2009-2010年).鹤山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1-10-20[引用日期2013-11-28]
22.鹤山县志第三章 方 言1.鹤山地情网[引用日期2016-06-10]
23.鹤山县志 第三章 方 言2.鹤山地情网[引用日期2016-06-10]
展开全部收起。。。云宿山民国17年(1928年)属中区善后委员会。[5]
- 点击 次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