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网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毕业证样板(模板)vooq

2019-08-19 09:19   在线客服②: 人气: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毕业证样本图片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广东省中专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全国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北部

面 积

88.77平方公里

方 言

粤语-广府片-广州话、客家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

机 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火车站

广州站、广州东站、广州南站等

车牌代码

粤a

始建时间

1991年。广州开发区位于广州市的东部,穗港澳黄金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东南、西南与东莞市、广州市番禺区隔江相望,陆路与增城市、广州市黄埔区、白云区、天河区相邻。至2000年底,广州开发区规划面积已由1984年的9.6平方公里扩大到88.77平方公里,分成西区、东区(出口加工区)、永和经济区(广州台商投资区)和广州科学城4个区域。

西区位于黄埔新港、珠江与东江和横河交汇的三角地带,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建设,西区已发展成为配套设施完备的成熟工业园区。

东区(出口加工区)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南岗镇东部,广州开发区西区北面,由南片和北片构成。广州开发区原规划面积为9.6平方公里,因黄埔新港及珠江、东江各码头港区以及大蚝洲岛共占去广州开发区3平方公里的规划用地,广州开发区实际可开发的面积只有6.6平方公里,为解决用地不足的问题,广州开发区向国务院提出置换3平方公里土地的要求。1992年,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置换。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置换的3平方公里土地,发展为现在的东区南片。1992年广州市政府决定将云埔工业区中的4平方公里土地委托广州开发区进行开发管理,发展成为现在的东区北片。199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东区划归广州开发区全面管理,东区总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广州设立出口加工区,设立于广州开发区东区。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广州出口加工区于2001年3月30日正式揭牌,首期90万平方米正式封关运营。

永和经济区(广州市台商投资区)位于增城市永和镇,于1993年经广州市政府批准成立,规划面积34.7平方公里。1995年,广州市政府决定以永和经济区为载体设立广州市台商投资区。同年,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准永和经济区由广州开发区统一开发和管理。

广州科学城位于广州市区东北部白云生态保护区边缘,距市中心约10公里,于1998年12月28日奠基,规划面积37.47平方公里。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独特优势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州开发区地处中国最富庶、经济最活跃、购买力最强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毗邻港澳,背靠国内市场,面向世界,依托中国华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信息、金融中心——广州市,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综合优势。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然条件

地质条件良好,不受台风正面冲击,无地震。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暖宜人,树木四季常青,全年鲜花盛开,绿化率高,生态优良,属于典型的山水城市风貌。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势

广州开发区地处被誉为“穗—深—港”黄金走廊的广汕公路、广深公路、广深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广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惠高速公路、广深铁路的交通网络之中,通过这些道路,广州开发区可以进入珠江三角洲公路网并连接到全国交通网络。从广州开发区可以十分便捷地到达广州东站和广州火车站、白云国际机场。华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码头黄埔新港就在广州开发区西区,新沙港与西区隔江相望。位于广州开发区西区的穗港东江客货运码头是国家一类口岸,通过珠江航道到香港约55海里,每天有高速喷射船往返穗港之间,通关便捷,航程为1个小时。区内海关实行网上报关,网上查验,1个工作日可以办妥通关手续,简单快捷。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机构

1998年以来,广州开发区先后实现了与高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合署办公,实现了一套管理机构覆盖4个区域的管理。这种“四区合一”的管理体制,使得机构高度精简。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享有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外商投资项目的审批手续基本上可以在区内办妥。区管委会不断强化亲商、重商意识,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对投资者实行优质服务承诺制,提供快捷周到的投资服务。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资源

广州开发区实行“四区合一”的独特管理体制,使4个国家级经济功能区实现了政策资源的整合,使广州开发区具有广泛、系统的优惠政策体系,可供外商选择的投资领域宽、政策空间大,有利于产品加工链条长、产业关联强、辐射带动效应大的产业发展,可以满足和适应外商投资多种产业领域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特别是国际大公司跨行业、跨领域的战略性投资需要。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阶段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1991~2000年10年间,广州开发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次创业的初步发展阶段

(1991~1995年)

1995年以前是广州开发区的第一次创业时期,1991~1995年是这一时期的初步发展阶段。1991年,广州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决定》,对广州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广州开发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指明了方向。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明确指出要抓住时机,深化改革。是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确立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通过学习邓小平南方视察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广州开发区联系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辟建保税区、开发建设云埔工业区,深化改革,加强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15条意见,使广州开发区改革开放事业迈开了更大的步伐。

在这一阶段,广州开发区以“三个有利于”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使广州开发区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方面跃上一个新台阶。一方面,集中人财物力,加快了区域开发建设步伐,成功地辟建了广州保税区,启动了东区、永和经济区等新区的开发建设;经过广东省政府批准,东区、永和经济区由广州开发区统一开发和管理;经过广州市政府批准广州市台商投资区设在永和经济区内。通过区域空间的整合和拓展,为外资大规模投入和广州开发区下一步发展储备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广州开发区按照“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加快了党委、管委会机关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结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广州开发区积极推进了国有企业改革。与此同时,广州开发区法制建设得到稳步推进,完成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的修改,适应了经济发展要求,对各类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

在这一阶段,广州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2.42亿元,其中,1995年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就达11.42亿元,占全区基础设施投资的59.24%。区域经济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其中,1995年广州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现价)突破100亿元,达到140亿元,比1994年增长了103.83%;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亿元,比1994年增长69.47%;税收总额13.27亿元,增长126.84%,实际利用外资4.5亿美元,增长112.37%,相当于1984~1994年的11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的总额。

第二次创业的全面发展阶段

(1996~2000年)

1995年11月,国务院特区办在广州开发区召开沿海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座谈会,交流和研究了各开发区进行第二次创业的思路,掀开了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次创业的序幕。1997年,中共十五大要求经济特区要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在这一发展阶段,广州开发区研究制定了《第二次创业发展纲要》,确定了致力于实现由经济开发向技术开发的转变,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改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扩大产出规模,实现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区域环境建设是开发区实现二次创业的基础和重要载体,广州开发区在这一阶段继续加大区域开发力度,提升区域环境水平,新区建设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按照二次创业的发展纲要要求,广州开发区加大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扶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管好、用好、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科技资金和基金,构筑良好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1998年,广州开发区与广州高新区合署办公,两区进入了资源共享、功能整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是年,广州开发区召开了“科技发展思路研讨会”,制定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科技强区”的指导思想,有力地促进了两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年底,广州科学城奠基,由广州开发区负责统一开发管理。与此同时,广州开发区不断推动体制改革和创新,实施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出台了《广州开发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广州开发区国有企业上缴利润管理办法》等9份国有企业改革文件,采取给资本、给资金、给资产、给政策、给责任、给服务的“六给”政策,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这一阶段,广州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0.6亿元。2000年,广州开发区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现价)338.9亿元,比1999年增长36.28%,占广州市工业总产值的10.97%;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0.94亿元,比上年增长41.54%;合同利用外资(按注册资本计)4.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56%。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得荣誉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在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指引下,在广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州开发区坚持“三为主一致力”的办区方针,把握机遇,团结奋进,艰苦创业,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充分发挥区域政策、体制、资源等优势,积极促进各项建设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18年12月,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第2。[2]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硬环境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广州开发区通过与广州高新区合并,设立出口加工区,建设东区、永和经济区和广州科学城,使区域空间进一步拓展,区域面积由建区初期的9.6平方公里扩展到2000年的88.77平方公里。与此同时,广州开发区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坚持“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规划”,进行大规模区域开发建设。至2000年止,广州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71.18亿元。广州开发区已经从建区初期单纯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逐步进入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做好生产配套设施建设,并重视以人为本,做好生活配套设施建设的综合型经济园区的建设时期。

在区位交通体系建设方面,截至2000年底,广州开发区已建成可通车道路136公里,区域内有夏港大道、罗南大道、永和隧道、永和大道等主干道连接各片区。其中,1997年投资1亿元建设的永和隧道竣工通车后,永和经济区至西区的距离由原来的28公里缩短为16公里,永和经济区至广深高速公路的距离由原来的16公里缩短为6公里。主干道路的建成,使区内交通十分便捷,从西区到东区为15分钟车程,到永和经济区为30分钟车程。与此同时,广州开发区努力开拓水路运输通道。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广州开发区于西区设立了国家一类口岸——穗港东江客运口岸,开通广州开发区至香港中港城的海上高速客运航线,准许中外籍国际航行船舶停靠,口岸已成为广州与国际市场联结的一个重要通道。

在工业配套设施建设方面,供电、供水、供汽、排水、排污、电信系统日趋完善。至2000年止,广州开发区自有发电能力67.7万千瓦,建有专用配电房19座;建成2个供热厂,每小时供汽能力达38吨;供水管道达130公里,日供水能力15万立方米;建成排水、排污管道560公里。为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投入大量资金完善区内电信系统,电话交换机装机容量8万门,建成了edi(数据交换)网络中心和广州开发区局域网、广域网,并与国内外电脑网络连接;建有电传、数据传输、图文传真、移动电话等直通世界各地的通信系统及标准化邮局,提供国际国内ems等多种邮政服务。

在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方面,广州开发区西区已经形成青年路、普晖村、金碧等多个配套比较完善的生活居住小区,形成了区域商贸、居住中心。已经建成的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文体中心等成为人们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区域内建有一所中学、两所小学和幼儿园,设有广州开发区医院等,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方便的生活服务。

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广州开发区以“创建环保模范城”为目标,以创建“绿色社区”为重点,不断加强环境治理工作,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各项建设工作同步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合格执行率为100%;至2000年止,有2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认证。注重抓好废水、废气和固体污染物的治理,一方面加快区域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西区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已达3万立方米,全区工业废水处理率和达标率均大于85%;另一方面,加强环境监测工作,设立了区环境监测站对区内环境进行监测,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行环境治理的同时,广州开发区大力营造优美环境,以增强和提高广州开发区的吸引力及文化品位,开展了区容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和文明小区建设。2000年,全区共有永久绿地50.5万平方米,整体绿化面积已达30.7%,绿化覆盖率达35.5%。1997年,广州开发区被评为“全国开发区投资环境50强单位”。2001年,友谊路等5条道路被评为市容样板路,同年,广州开发区获得“广州市‘三年一中变’优良单位”称号,区域环境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软环境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广州开发区坚持按国际惯例办事,与世界市场接轨,努力建立与外向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管理体制,始终如一地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寓管理、监督于服务之中。

按照外向型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广州开发区推进了政府机构改革,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开发区先后进行了两次机构改革,1993年,按照“党政职能有机结合,专业管理到位,综合协调到局”的思路,对两委机构进行改革,使人员编制精简34.5%,机构精简60%,并设立了40个中介机构,构成较完整的服务管理监督体系。1998年,广州开发区党委、管委会机关共设八个部、局、办;到2001年,管委会机关又顺利完成了机关及群团机构改革,机构精简23%,人员编制精简31.8%。通过实施政府机构改革,初步形成了“小政府,大中介”的管理格局。1998年以来,通过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广州保税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合署办公,构筑了“四区合一”的管理体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机关运作效率。

此外,广州开发区还对项目引进、企业筹建等管理、服务体制进行改革,逐步完善了招商引资和投资服务体系。1997~2000年间,广州开发区每年开展一次“我与投资环境”的宣传教育整改活动,大力倡导“为投资者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不断强化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推行优质服务承诺制和黄牌警告制度,加强监督。为提高投资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先后成立了企业筹建办公室和“一站式”投资服务中心,建立了“三会”制度,即企业筹建现场办公会、企业筹建现场协调会、企业筹建指导会,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促进企业筹建提速。

广州开发区一直坚持“立法先行、依法治区”的原则,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全区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和保护。在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还依据《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结合实际,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经济管理和涉外经济工作的要求,出台了100多项涉及规划建设、招商引资、企业筹建、科技发展、土地使用、劳动保险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完善了较为系统的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体系。同时,为适应法制管理的要求,成立了公安分局、检察院和法院,逐步加强公、检、法机关和队伍建设。在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方面,指导、督促行政执法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围绕征地、拆迁、处置闲置土地以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工作,跟踪、监督各部门的行政行为,尤其是行政处罚行为,通过建章立制、整顿队伍和参与具体的执法活动,提高执法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执法水平。积极开展了普法工作,顺利完成了“二五”、“三五”普法任务,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广州市的普法先进单位。与此同时,广州开发区注重在法制环境下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加强了对建筑市场和各类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的管理和建设,市场秩序得到整顿,市场运行逐步规范。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引进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广州开发区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制定招商政策,采取有效的招商手段,吸引了众多国际著名的大财团、大企业、跨国公司到区内投资,外商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推动广州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全区外商投资呈现国别多、投资大、结构优、效益好的发展格局。

1991~2000年广州开发区累计实现合同利用外资55.6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35亿美元。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广州开发区投资设厂,在广州开发区投(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累计达282家。广州开发区利用外资占全广州市的比重逐步提升,其中,2000年广州开发区合同利用外资(按注册资本计)4.72亿美元,占广州市合同利用外资的28.88%,实际利用外资4.84亿美元,占广州市的15.54%,广州开发区逐步成为广州利用外资的重要基地。

外商投资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00年,广州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317.84亿元,占广州开发区总产值的93.78%,当年拉动广州开发区工业经济增长27.22个百分点,对工业经济起着明显的支撑作用。在1997~1998年度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综合评价中,广州开发区的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仙妮蕾德(广州)有限公司、宝洁纸品有限公司、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箭牌口香糖有限公司、松下?万宝(广州)空调器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入选。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创汇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广州开发区是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的开放区域,对外贸易日益频繁,出口创汇不断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州开发区出口市场逐步走向多元化。2000年,广州开发区共有进出口企业251家,出口市场已扩大到126个国家和地区,贸易伙伴遍及世界五大洲。出口市场呈现相对集中的特点,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香港市场占39%、美国市场占16%、日本市场占15%,三大市场合计达70%。

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提升,广州开发区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出口商品逐步走向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其中2000年机电产品出口额达4.7亿美元,占全区出口5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区出口的比重近37%。广州开发区1991~2000年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为90.85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45.24亿美元。2000年出口总额为8.88亿美元,是1991年的4.5倍。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经济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开发区工业行业逐步由原来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饮料制造业等五大行业发展到九大行业。2000年,广州开发区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以及电力、蒸气、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纸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九个行业,工业产值超过10亿元,合计296.9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7.63%。

工业比重逐步调整,轻工业仍为工业经济的主力,重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工业产值从1991年的4.8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1.52%提高到2000年产值149.56亿元,占36.18%。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产业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在广州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份额较重,第三产业仅占小份额,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为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广州开发区先后制定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第三产业扶持办法》等政策。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6.34亿元,占区国内生产总值的18.69%。主要的三产行业是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科技咨询、通讯、信息、房地产等。商业、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区内有批发零售业、饮食业、服务业网点600多个。2000年,广州开发区商业、服务业营业(销售收入)额123.63亿元,比上年增长68.37%。金融业发展迅速,区内聚集了6家银行,1家保险公司。广州开发区口岸累计进出口集装箱4万标箱,散货3.89万吨,货运总收入1447.5万元,出入境旅客累计达9.8万人次。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不断加大对科技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1994年设立了科技发展基金(每年800万)和科技奖励基金(每年300万),以优惠贷款和奖励的形式扶持高新技术项目。同时,区财政于1999、2000年连续两年安排共2亿元配套资金扶持区直属国有总公司引进或参股高新技术项目。积极引进风险投资机制,与广州市科委组建了广州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用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至2000年止,广州开发区建成了中国科协广州科技园、广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等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为国内外的高新技术成果提供孵化服务,并先后孵化出一批项目。广州开发区还与国家科委合作建设国家863计划项目之一的重点实验室——国家863/cims设计自动化工程实验室。从1998年开始,广州开发区成功协办了3届中国(广州)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并创办了广州留学人员创业园。2000年,广州留学人员创业园面积已达14000多平方米,入园留学生项目累计54个,部分已经开始产业化生产。

广州开发区引进了一批高科技含量的大企业和研发中心,如台湾光宝集团、美国捷普电子、伊利安达电子等。区内著名的跨国企业如美国的p%26amp;g公司,法国的汤姆森公司、香港依利安达公司等也在广州开发区设立了自己的技术研究中心和产品开发中心。2000年1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广州开发区设立了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州开发区大力扶持各类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创办民营科技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广州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如迪森热能公司、广洋高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在广州开发区逐步发展壮大。

广州开发区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开发了一批享誉国内外市场的高新技术主导产品,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支柱产业。至2000年底,广州开发区累计审批先进技术企业54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家。兴办了一批包括激光医疗设备、人工心脏瓣膜、现代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开发、高密度多层电路板等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开发出20余类600多种高新技术产品,有200多种产品分别获得国家、省、市、行业的奖项。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宏观经济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广州开发区致力于强化宏观调控和计划管理,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政策手段进行经济、社会管理,建立了比较完善和规范的调控体系。先后研究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规定》、《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规定》等管理规章,理顺投资关系,明确职责,加强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管理,全面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方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了投资效益。

广州开发区在广州市率先进行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制定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办法》,变行政划拨土地为有偿有期使用土地。由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并按用地性质分类管理;放开了土地二级市场,进行了土地向外商转让和成片开发的探索。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制定了多项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措施,成功地对一批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其中恒运热电厂、金通公司、明珠电厂被正式批准为股份制企业。加快了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步伐,通过划拨资产、借改投、发放企业扶持金等方式,集中扶持一批经营效益好、管理机制健全的直属总公司,对能总和物总实施了转制重组。先后对经营不善的新技术开发总公司、广州宜发公司等多家总公司进行了停业整顿。到2000年,直属国有总公司由原来的17家减少到9家。另一方面,对近20家国有小企业实施了“关停并转”,一批二级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改制,完成了广州市下达的国企转制三年脱困等四项指标任务。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方面,广州开发区对直属总公司加强了监督管理。逐步完善了国有资产管理的三级管理体制,充实了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并向直属企业派驻了财务总监。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对直属总公司领导实行了总经理年薪制;深化了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全员劳动合同制已全面推行,社会保险工作在企业实现了全面覆盖。

广州开发区推进了事业单位改革,对近40个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的性质进行重新认定,按财政体制进行分类管理,特别是在财务管理上,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的制度。其他各项配套改革也成效明显,建立、健全了人才与劳动服务机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00年,广州开发区参加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39049人、38204人、38335人和38362人。

广州开发区致力于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在区内建立了保税仓,对有条件的企业实行保税工厂制度,建立了物资生产资料市场,成立了广州开发区外汇管理支局和外汇物资商场,开拓了证券市场;经人民银行批准,广州开发区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营业部于1991年8月正式挂牌营业,从事有价证券的发行和交易业务。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效益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1991~2000年,广州开发区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7.07亿元。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0.94亿元,人均已达21.68万元,远远高于全国、全省乃至全市水平;工业总产值(现价)1542.34亿元,年均增长40.53%,到2000年达到338.90亿元。其中,“九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为509.97亿元,为“八五”时期的3倍,“九五”时期工业总产值(现价)1242.69亿元,为“八五”时期的3倍。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0年,工业产值(不变价)超亿元的企业有64家,仅前20家就实现工业总产值247.26亿元,占广州开发区工业产值的59.82%;工业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有7家,实现工业产值160.57亿元,占全区工业产值的38.84%;全区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2万元/人。1991~2000年,广州开发区累计实现税收161.94亿元,年均增长45.65%。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作用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广州开发区充分利用政策、资源等各方面优势,在经济发展“先走一步”的同时,始终注意把广州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纳入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积极发挥对地区经济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10年间,广州开发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为加快广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积极贡献。1998年,广州开发区与广州高新区合署办公后,极大地推动了以广州科学城为核心基地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广州开发区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极力加快广州东南部工业建设。在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等其他各个方面,广州开发区都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帮助广州市老国有企业易地建设的问题上,广州开发区专门制定了扶持政策,从地价、税收让利到协助国有企业嫁接外资、利用外国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广州开发区进行易地改造的市区老企业大多数都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比如,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引进美国p%26amp;g公司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办法,对广州肥皂厂原来生产的日用化工用品加以创新,生产出新一代的清洁用品,促进了广州肥皂厂乃至整个广州地区清洁用品的升级换代。宝洁公司又入资参与广州浪奇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生产,使广州市的日用化工行业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得到了改造。类似的成功改造企业还有百事-亚洲汽水有限公司、卡夫广通食品有限公司等。

此外,随着广州开发区事业的发展,周边地区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加快,区内黄埔新港的吞吐量稳步上升,与广州开发区毗邻的黄埔区、增城市以及东莞市麻涌镇的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在不同程度上带动了商贸、旅游、房地产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文明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广州开发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认真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使“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广州开发区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通过不断的摸索,广州开发区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广州开发区注重结合实际,制定了各时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划,先后组织学习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结合贯彻中共十四大以来中央、省、市的各项重大政策,强化了党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学习。

积极探索区域内非公有制企业的建设,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和制度,非公有制企业的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全区符合成立党组织的外资企业基层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

广州开发区不断加深干部职工对党风建设长期性、艰巨性、紧迫性的认识,提高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警觉性。实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领导班子的内部监督,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人事管理,把干部任免作为重要的监督手段,并定期组织考核、民主评议和测评,进行任期审计。

在科技和教育方面,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开发区就实施了“科教兴区”战略,增加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不断优化师资队伍,逐步建立、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全区基础教育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2000年,全区共有在校中学生967人,小学生1327人,在园幼儿558人,分别比1991年增长117%,541%,244%;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广州开发区中学和区幼儿园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园),第一小学也成功晋升为广州市一级学校,区中学升大学率为95%。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区党校、培训中心、工商管理学院、科技专修学院等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引进国际跨国公司和大财团的人才需要,成立了工商管理学院和行政学院,着力培养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为加强对区内在职、上岗技术工人的培训,成立科技专修学院,建立广州开发区的职工技能培训体系,初步形成了有广州开发区特色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模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制定了《广州开发区职工教育管理暂行规定》,对机关干部和企业管理干部进行在职培训。在政府投资办学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社会办学势头喜人。

广州开发区医疗卫生事业在这10年间取得了稳步发展,广州开发区医院于1996年通过了广州市爱婴医院的评定,并投资1.5亿元对医院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到2000年,广州开发区医院有各类专业医务人员194名,医疗病床300张。与国家卫生部合作兴建的中国南方生物诊疗中心基本建成,新增病床200张。

在区域文化建设方面,广州开发区提出了“开拓、求实、廉洁、效率、文明”的十字区风,开展了评选广州开发区十大优秀青年及十佳外来青工、广州开发区创业者和新功臣等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开发区人精神。区内成立了书画协会、摄影协会、诗文协会等等,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有广州开发区特色的精神文化产品。开办了《广州开发区报》和闭路电视中心,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同时,推广区域形象识别系统(cis),增强了干部职工对广州开发区的区域认同感和凝聚力。外商投资企业的工会、共青团组建率分别达到97%和74%。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组建了打工者艺术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打工者业余文化活动,外来工的教育、管理、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得到很大推进。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队伍素质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开发区一直坚持实施“人才战略”,把干部队伍建设和引进培养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人事干部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敞开大门,招贤纳士,选贤任能,引进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充实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结构逐步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至2000年底,区党委、管委会机关、团体、直属事业单位有在编干部1240人。其中,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488人,占39.4%;研究生文化程度的114人,占9%。中共党员684人,占55%。区内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64人,具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有745人,占51%。

广州开发区的建设者们将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发扬建区以来一直倡导的创新精神,以科学发展观总览全局,努力完成广州开发区下一阶段的发展任务,使广州开发区在新一轮的社会经济建设中,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吸引力的安全、舒适、高效的投资区域;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相配套的现代化、国际化的综合经济区。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黄埔信息网[引用日期2017-11-02]

2.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商务部新闻办公室[引用日期2018-12-30]。。。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来

[提醒]除特别声明外,该内容由( 高中生受益网)发布,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 我顶
  • 点击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