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网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样板gpr

2019-04-19 14:06   在线客服②: 人气: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样本图片由高中生受益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山东省中专毕业证样本图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青岛开发区职业中专成立于1981年,是一所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内涵式发展”,得到上级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先后荣获青岛市“文明单位”、“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依法治教示范学校”、“平安和谐校园”、“食品卫生a级单位”、“电化教育示范学校”、“教育品牌名校”、“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优秀等级”、山东省“教育普法先进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职工代表大会优秀星”、“中央教科所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全国中职院校就业质量100强”、“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十大创新学校”、“全国师德建设示范单位”、“中国诚信教育培训机构”等荣誉称号81个。青岛开发区职业中专正成为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一流,教学质量突出,学生素质优良,办学特色鲜明的名牌职业学校。所属地区

青岛。“五有”

有为人师的道德情操; 有坚实的专业文化知识;

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有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

有热情过硬的专业操作技能;

“五会”

会讲流利普通话; 会一门外国语;

会熟练使用计算机教学; 会精细管理好一个班级;

会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种意识”

安全责任意识; 教学改革创新意识;

科学的自我发展意识; 服务社会的大局意识;

无私奉献敬业爱岗意识;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背景

由高中生受益网编辑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外部背景分析

1、国家和上级部门的办学要求: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强调:“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国家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中要求“重点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省长韩寓群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五年是我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新一轮历史机遇。

2、学校所在社区的社会、经济、人口、文化状况: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人口49.8万,其中户籍人口30.3万。自建区以来,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00多亿元,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化港口、家电电子、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制药、国际贸易、旅游度假为主要特色,集开发区、新技术产业实验区和旅游度假区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框架。针对经济快速发展、技术工人紧缺的实际情况,区政府一直把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为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重要措施来抓,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优化教育资源,区政府于2001年将原来的三所公办职业学校合并为现在的职业中专,为学校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3、学生的家庭及家庭教育状况:

学校生源主要有两个渠道:区内招生和区外招生。从第五次人口普查看,开发区内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约占10.8%;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人口约占25.93%,区域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家庭教育薄弱。外地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长大都以就业为目的,对学生期望值不高。约有7%的学生处在单亲家庭,管理难度大大增加。学生整体素质较低为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内部背景分析

1、办学设施:

青岛开发区职业中专始建于1981年,2001年原职专、二职高、三职高三校合一,成为开发区唯一一所国办职业学校。学校现占地76971.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1435平方米,有教学、办公、实验综合楼5栋,教工和学生餐厅两处,建筑面积44335平方米;学生公寓2栋,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有微机室、语音室及数控、钳工、普通机床、家电、制冷、电工、电视机、冰箱、财会模拟室等27个;标准教室95个;体育设施配备齐全,有400米标准跑道的运动场地。完善的办学条件给教育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

2、生源状况:

我校现有在籍生4727名,在校生3300余人。生源主要来自区内招生和外地招生。由于学校的严格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区内生源非常稳定不外流。学校知名度的提高吸引了众多外地生的涌入,外地生占总学生数的比重逐年提高。2004年招收外地生529人,占总学生数的33.1%;2005年招收外地生718人,占总学生数的41%;2006年招收外地生770人,占总学生数的43.1%。另外,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与中西部数所学校开展联合办学,仅2006年就开设联合办学班9个,吸收联办生490人。学校呈现出“进出两旺”的良好发展态势。

3、师资构成:

学校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名师工程,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现有教职工252人,其中在编197人,外聘教职工55人;文化课教师92人,专业课教师91人。高级职称30人、中级职称78人、初级职称134人;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106人,占总人数的53.8%;有92名双师型教师,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素质全面的教师队伍。

4、管理现状:

学校领导班子经过积极探索,制订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规章制度》,健全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校务公开,逐步形成了一套以“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用制”、“绩效考核制”、“岗位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学生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制度汇编成册,形成了具有职专特色的环形管理模式。科学、民主、高效的管理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有了有力的保障。

5、学校文化:

学校历来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教育教学中贯彻“成人、成才、成事、成功”的“四成”教育理念,推行言传身教、全员育人,逐渐形成了“团结协作、勤奋守纪、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优良教风和“自我加压、全面发展、尊师乐学、探索创新”的优良学风。学校先后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依法治教示范学校”、“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电化教育示范学校”、“青岛教育品牌名校”、“食品卫生a级单位”、“先进职工之家”、山东省“教育普法先进单位”、“职代会优秀星”、“中央教科所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全国中职院校就业质量100强”等称号,2004年创建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发展思路

1、学校发展的理性思考:

职业教育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会经济迅猛发展,要求学校必须抢抓机遇,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危机忧患意识,把握学校的优势和不足,明确发展目标,努力开创学校发展的新局面。

2、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严格管理,精心培育,全面发展,塑造品牌”为办学思路,牢固树立“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努力实践“成人、成才、成事、成功”的办学理念,今后三年,学校将致力于“三个一”工程的建设:至少培养1个名牌专业;建设一支能教学、会技能、懂实训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一整套可操作、能评价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学校的全面、和谐发展,争创青岛市职教名校。

3、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

⑴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立足于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落实学校名师培养工程和企业实践制度,建设一支适应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

⑵加快教科研改革步伐,抓好学科教研,立足于教师校本培训,推广项目教学法。

⑶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⑷改革完善评价制度,建立一套由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四方参与的可操作、重实际的评价制度。

⑸革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律、自修、自主发展意识,推广全员育人制度,构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德育工作体系。

⑹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实验室、实习室的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发展目标

1、三年总目标:

针对社会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2006至2009年,学校将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走校企合作的路子,采取“订单式”培养,扩大联合办学规模,以加快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为主线,以继续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和加快教科研改革为两翼,借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东风,三线齐飞。经过努力,把我校建成一所“名(名牌学校)”、“优(优质教育)”、“特(特色办学)”高水平的、现代化国家级重点职校,成为全省“十、百、千工程”中100所高水平的骨干示范职业学校之一。

2、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专业建设

第一阶段(2006-2007学年)

(1)加快二期工程内配,在2005年基础上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投资200万元,重点更新微机室2个,新建会计电算化教室、电力拖动实验室、电气焊实训室、舞蹈教室,扩建电子琴房等;配备教师微机,实现每人1台。

(2)增设机械加工专业;深化分专业部管理的改革与规范,专业特色逐步鲜明。

(3)招生数达到1700人,全校在籍学生达到4800人左右,在校生达到3300人左右。

第二阶段(2007-2008学年)

(1)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内配,投入230万元,更新微机室2个;新建电工电子实验室、plc实训室;迁建汽车维修车间,添置汽修设备;新建数控加工实训车间,购置第二批数控车床6台;添置普通新车床3台;更新36个教室的电脑;投入使用oa办公平台,完善校园网系统。

(2)新征20亩教育教学用地;投入20万元进行校舍大修。

(3)增加动漫设计专业,加强专业特色建设。

(4)年招生数稳定在1700人左右,全校在籍生达到5000人,在校生3400人左右。

第三阶段(2008-2009学年)

(1)投入260万元,更新微机室2个,添置汽修实训设备,添置数控设备,新建物流实训室1个、焊接实训室1个、综合电子实验室1个;争取在新征20亩地上立项建设学生实训中心,力争列入政府投资计划。与企业共建第一批校内生产线,推行“半工半读”教学模式。

(2)适时开办新专业,创建1-2个市级骨干专业,加强专业特色建设。

(3)年招生数达到1700人左右,全校在籍生约5100人,在校生3500人左右。

3、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

学校的定位就是以教学为中心,狠抓质量,提高效益,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一是以学生全面发展需求为中心,坚持“双主”的教学理念,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本着“夯实基础,突显个性;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原则,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职考试的升学率力争达到90%以上,保持在全市领先位置。

二是面向社会需求,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技能,达级、考证率要保持在98%以上。学生取得高级技能证书比例逐年增加。学生在全市专业技能比赛中每年获一等奖达到3次以上。发挥学校校园网、微机室、电教室、语音室和所有专业教室的功能,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为学生全面提高、自主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三是加强专业必修课,提高课堂效率;在开齐开足必修课的基础上,突出两种课程的学习,即选修课、活动课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抓好学生选修课的设置,要更多地满足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各专业要开设1—2门选修课,以实现“一专多能”的要求。

四是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发展与机电、家电、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金融财会事务相关的专业,为我区迅速发展的家电电子、信息产业和高科技产业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调整相应的课程设置,使专业设置更趋科学合理,提升专业内涵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争取成为全省“十、百、千工程”中的1000个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和水平的示范专业。

五是通过招生扩大学校规模,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通过加强安置促进招生,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使学校的在籍生达到5100人。一方面,要继续走校校联办、校企联办的办学路子,扩大“定单式”培养规模,尝试“1+2”和“1+1+1”等灵活的校校联合办学形式,做到不仅要“对口”,更要“接口”,实现教育和岗位“零距离”,做到“招的进,学的好,送的出,用的上”,增强学校的辐射作用和知名度,创品牌学校。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市场,“只有做到出口畅,才能做到进口旺”,要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安置率,保持在98%以上,不断提高实习就业安置的质量。

六是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充分利用我校的优质资源,发挥我校专业优势,全力扩展培训业务,以现代远程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为突破口,建立社区综合大职教体系,力争3年内成人教育和岗位培训学员达1000人以上。

4、落实育人为本,提高德育质量

一是针对职校教育特点,开展具有实效性、系列性、时代性、创新性的德育研究活动,提高德育质量,加强学校“文明修身教育”,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开展排除学生学习障碍研究等心理教育实验,探求转化后进生的科学方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实践指导,为新区培养高素质建设者,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的社会公民。

二是德育工作齐抓共管,重视团委会、学生会、工会、妇委会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心理辅导中的骨干作用,重视心理培训和辅导,推行"全员育人制",人人参与学生德育工作。积极构建社区德育网络,创建学校服务社区、社区关心学校的良好互动局面。要以分部管理改革为契机,不断完善学校“环形学生管理模式”,探索新路子,实现新突破。

三是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形成系列,逐步建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思想教育模块;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模块;以纪念日、节假日纪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日常教育模块,以实习、见习、参加公益劳动为主要途径的社会主义教育模块;以团校,业余党校为主阵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块;以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训练为主要手段的养成教育模块。

5、提高教师素质,倡导科研兴校

一是要抓好师德建设,认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推动教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使教师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树立依法治教、文明施教、精心执教、廉洁从教的良好的师表形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坚持以“师德在岗位闪光”等活动为切入点,切实提高师德建设实效。每学年举行“师德论坛”和“感动职专人物”评选。

二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必将对现行的教育体系、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坚持以校本培训为基础,走出去,请进来,加大对教师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的培训力度,积极开展教师大比武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由“单一型”教师逐步转变为“复合型”教师。每学科培养1—2名学科带头人,建立“首席教师”评选制度,并以此带动和培养大批青年骨干教师。每年参加各级业务培训不低于100人次,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三是2006-2007学年申报区市级科研课题。2007-2008学年完成十一五国家规划课题《职业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模式的研究》的结题工作,顺利通过成果鉴定,并做好推广工作。2008-2009学年争取在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上有所突破。每学期召开一次教育教学论坛,交流教学经验。通过实践探索研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争取每年有5篇以上高水平文章在报刊杂志发表;每名教师每学期至少开一次交流课。。。。会熟练使用计算机教学; 会精细管理好一个班级;

[提醒]除特别声明外,该内容由( 高中生受益网)发布,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
  • 我顶
  • 点击
  • 收藏